[实用新型]一种吹瓶机的瓶坯座移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8792.1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5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光中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瓶机 瓶坯座 移动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间距移动的吹瓶机,具体为一种吹瓶机的瓶坯座移动单元。
背景技术
在吹瓶机中,其中有一种吹瓶机其瓶坯座是以等间距的方式在轨道中运行的,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循环移动轨道1′和设置在轨道中的移动单元2′,在此,移动单元2′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为一长条状移动单元本体,且该移动单元本体朝向移动轨道1′内侧边的两端设置有圆弧过渡面21′,移动单元本体上方设置有若干等间距的瓶坯插座22′。在工作中,各移动单元2′在移动轨道1′中相互挤压着前行,在此,在直线段轨道中相邻移动单元2′依靠的是前后两端直角面23′的相互挤压,而当运行到轨道的转角时,挤压面将转移到移动单元的圆弧过渡面21′上,并随着转角加大其接触点不断发生变化,造成相邻两移动单元2′的圆弧过渡面21′发生滑动挤压,因相互挤压的圆弧过渡面21′均为硬质材料面,挤压时两者间容易存在间隙,不利于伺服电机带动,同时运行噪音大,并会对圆弧过渡面21′造成严重磨损,在长时间运行后会对吹瓶机的运行精度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吹瓶机的瓶坯座移动单元,其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可有效降低移动单元的运行噪音,提升移动单元圆弧过渡面的耐磨性能,对于移动单元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精度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吹瓶机的瓶坯座移动单元,包括一呈长条状的移动单元本体,单元本体内侧面的两端转角处对称设置着圆弧过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圆弧过渡面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耐磨的弹性材料层。
进一步的,上述弹性材料层的表面高度凸出移动单元本体0.5-1.2mm。
进一步的,上述弹性材料层与移动单元本体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无缝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弹性材料层通过镶块结构方式与移动单元本体固连在一起。
进一步的,上述移动单元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瓶坯插座。
以上在移动单元本体在其一侧的圆弧过渡面上设置弹性材料层,当相邻两个移动单元在轨道转角处相互挤压时,将由一硬一软的两圆弧过渡面实现连接,因弹性材料层存在内凹变形,可实现两移动单元挤压过程中的无间隙连接,并可有效消除挤压过程中的噪音产生,提升圆弧过渡面的耐挤压性能,可保证移动单元的长时间高精度运行,保证吹瓶机运行的加工精度,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等间距运行的吹瓶机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瓶坯座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一种吹瓶机的瓶坯座移动单元,包括一呈长条状的移动单元本体1,移动单元本体内侧面的两端转角处对称设置着圆弧过渡面11,两个圆弧过渡面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有耐磨的弹性材料层12。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材料层12与移动单元本体1通过一体成型工艺的形成无缝连接,在实际中也可弹性材料层12制作成镶块结构,利用镶嵌卡合的方式与移动单元本体1固连在一起。
所述移动单元本体1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瓶坯插座13。
综上,以上移动单元本体1在其一侧的圆弧过渡面11上设置弹性材料层12,当相邻两个移动单元在轨道转角处相互挤压时,将由一硬一软的两圆弧过渡面11实现连接,因弹性材料层12存在内凹变形,可实现两移动单元移动过程中的无间隙挤压连接,并可有效消除挤压过程中的噪音产生,提升圆弧过渡面11的耐挤压和耐磨性能,可保证移动单元的长时间高精度运行,保证吹瓶机运行的加工精度,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在此,考虑到弹性材料层本身存在一定的变形量,为保证软硬圆弧过渡面11相互挤压时的有效接触连接,所述弹性材料层12的表面高度高于移动单元本体0.5-1.2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光中,未经徐光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8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手动弯管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胶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