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群水暖工况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9350.9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9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群 水暖 工况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群水暖工况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供暖问题关系到我国居民基本生活,实现我国北方严寒地带居民的长期供暖一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我国南方地区在南方大雪之后,一部分冬季湿冷地区,对冬季供暖也有极高的要求。随着供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供暖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供可靠性高、功能多样的供暖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国际能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供暖系统控制不仅应能满足人们对环境舒适度要求又需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然而目前的供热系统存在如下缺点与不足:(1)收费方式不合理,大部分城镇用户热费仍根据房屋面积缴纳热费,供暖费一般要占到个人收入的15~30%。计量收费模式仍处于试验推广期;(2)污染大、能耗高,由于房屋供热方式固定,无法根据各室温度情况对供热量进行调控,导致房屋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应用与浪费;(3)缺少监控,无法对因老化、磨损等原因引起的管线渗漏及门窗长久未关所导致的管线冻裂等威胁进行实时感知,增高了系统的安全隐患。
随着民用市场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楼宇用户或监管人员已经实现了对楼宇照明、空调、供水、排气、烟雾、火光等多个领域方面的监控,但目前尚无一个公司、企业针对水暖系统,提出一款行之有效的监控系统。而仅对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53.85%的房屋内须铺设水暖系统。市场的巨大潜力及广泛需求注定了在今后几年我国水暖监控系统发展的必然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群水暖工况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对多栋建筑物内屋室水暖工作情况进行统一采集、统一管理的楼群水暖工况监控系统,该系统可方便的接入北方集中供热管线或南方改装地热系统内,能有效解决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楼群水暖工况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设于若干楼宇中的若干楼层内,每栋楼宇内安装有监控基站,且所有楼宇内的监控基站通过数据通信网络连接于同一监控总站,每个楼层内安装有SN1型监控模块,每个楼层内的每户人家安装有入户SV1型电动阀门模块、出户SV1型电动阀门模块、SS1型流量及温度传感器模块和SA1型智能检测控制器,所述入户SV1型电动阀门模块、出户SV1型电动阀门模块、SS1型流量及温度传感器模块和SA1型智能检测控制器均连接于SN1型监控模块,每个楼层的SN1型监控模块通过数据通信网络连接于监控基站上。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SN1型监控模块采用西门子控制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SS1型流量及温度传感器模块由霍尔流量传感器及PT100铂电阻传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对多栋建筑物内屋室水暖工作情况进行统一采集、统一管理的楼群水暖工况监控系统,该系统可方便的接入北方集中供热管线或南方改装地热系统内,具有较强的层次化、模块化特性,实现对多个建筑物、单一建筑物乃至独立房屋水暖工作情况的监控,可广泛应用于居民楼、医院、图书馆、写字楼、政府办公大楼、居民区、校区、工业园区及厂矿等各类场所;系统通过对各节点入户、出户水暖的温度、流量进行检测,并通过智能化的上位机系统实现对各户水暖支路的流量控制,实现对各室温度的远程控制,最大限度的节约热损耗,从而节约供热花销、降低供热污染;与此同时,该系统通过对各房屋水暖工作情况的采集,使得系统具备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根据情况对阀门进行紧急制动的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故障所产生的影响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楼宇;2-楼层;3-监控基站;4-数据通信网络;5-监控总站;6-SN1型监控模块;7-入户SV1型电动阀门模块;8-出户SV1型电动阀门模块;9-SS1型流量及温度传感器模块;10-SA1型智能检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9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热智能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取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