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散热结构及移动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9660.0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9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255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散热 结构 移动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散热结构及移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传送能量的,因此无线充电装置和用电装置之间不用通过电线连接,可以做到装置无导电接点外露并具有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的优点。但无线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来说,温度过高将影响电子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工作寿命;常规的无线充电是将散热和线圈放置在一起,要降低这中无线充电的温度,则需要将充电线圈的厚度增加,以减少线圈产生的热量,但这将导致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厚度增加,影响用户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散热结构及移动电子设备,旨在减小无线充电散热结构的厚度并降低无线充电的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散热结构,包括线圈、隔磁片和散热件,所述隔磁片设置在线圈和散热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散热结构还包括背胶,所述背胶设置在线圈背离隔磁片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隔磁片和散热件为片状。
优选地,所述线圈用于接收100K~6.78MHz的无线充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散热结构的厚度为0.5mm。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散热结构的充电功率在5W~10W。
优选地,所述线圈的厚度可为16μm。
优选地,所述隔磁片的厚度可为250μm。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的可厚度为50μm。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电子设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无线充电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无线充电散热结构的散热件放置位置,无需额外增加附件或工序,有效的减小了无线充电散热结构的厚度,并降低了线圈的温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散热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背胶,2为线圈,3为隔磁片,4为散热件,5为馈点。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散热结构,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散热结构包括线圈、隔磁片和散热件,所述隔磁片设置在线圈和散热件之间;使用时,线圈和散热件均紧贴隔磁片设置,线圈上设有馈点来和电子终端连接,电子终端通过线圈接收无线充电信号来充电,所述隔磁片用于防止无线充电信号辐射入终端内侧,所述线圈产生的热量通过隔磁片传递到散热件上散热,由于整个线圈同时将热量传递出去,同时传递方向明确,因此散热效果均匀快速,能够减少无线充电散热结构的厚度并且不降低无线充电散热结构的效果。
在中功率充电系统(5W~10W)中,常规的中功无线充电线圈的厚度在1.3~1.8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采用1.3mm厚度的常规中功无线充电线圈和本实用新型的16μm厚度的线圈(整个无线充电散热结构的厚度为0.5mm)进行实验,实验条件为室温:25.5℃、充电时间为15min、充电功率为1.66A*6V,其实验数据参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9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发电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模块化功能的智能充电桩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