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0294.6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3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宁兆伟;冯涛;梁丛武;张健超;黄涛华;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美能得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太阳能技术发展迅速,光伏组件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目前广泛使用的光伏组件基本上都是由钢化玻璃、EVA、太阳能电池、背板等组成,这些元件在真空下加热层压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安装铝合金边框和接线盒,成为光伏组件。现有的接线盒在安装时一般是通过硅胶固定于光伏组件背板后面,组件内的汇流条接入接线盒内的卡接口,接线盒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力通过电缆传送到外部电路。接线盒是光伏组件的配套产品,其成本不及光伏组件成本的十分之一,但是却是决定着光伏组件最终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
在实际的应用中,光伏组件一般安装于户外,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因此这对光伏组件接线盒的防水性、绝缘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保证组件在发电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此外,接线盒必须能够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合理的内腔容积以有效的降低接线盒内部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组件,该太阳能组件使用的接线盒通过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绝缘性及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得以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组件,包括层压件、铝边框和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接线盒具有多个独立腔室,各独立腔室与接线盒盒体其它部分相互隔离。
所述的独立腔室设有汇流条接线端,与层压件背面引出的汇流条电连接。
所述的独立腔室数量为2至6个。
所述的独立腔室中的汇流条接线端与层压件背面引出的汇流条采用压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太阳能组件背面安装的接线盒的汇流条接线端被分隔开,并相互独立,使得汇流条接线端在接线盒中是相互独立的个体,防止了接线盒由于水汽渗透导致的汇流条接线端之间的短路发生。另外由于接线盒中汇流条接线端的腔体均与外部接触,因此间接增加了接线盒与外部接触的面积,增加了接线盒内部的散热速度,提高了组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一种太阳能组件的接线盒结构图。
其中,1为层压件,2为铝边框,3为接线盒,4为独立腔室,5为汇流条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内容,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组件,包括层压件1、铝边框2和接线盒3,其中层压件安装于铝边框之内,接线盒通过硅胶固定于层压件的背面。所述的接线盒具有多个独立腔室4,各独立腔室与接线盒盒体其它部分相互隔离。
在上述的独立腔室中分别设有汇流条接线端5,层压件背面引出的汇流条分别单独接入接线盒内每个独立腔室中的汇流条接线端。此种布置方式可以防止由于水汽渗透进入接线盒导致各汇流条之间发生短路的问题,因而接线盒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在此实施例中,接线盒具有4个独立腔室,层压件背面引出的汇流条通过压接的方式连接于独立腔室中的汇流条接线端。由于每个独立腔室均单独与外部空气接触,因此接线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这样有利于将接线盒内部的热量更快传导至外部环境中,提升了接线盒的散热能力,提高了组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美能得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美能得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0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