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臀肌挛缩症微创手术推刀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800896.1 申请日: 2015-10-13
公开(公告)号: CN205019125U 公开(公告)日: 2016-02-10
发明(设计)人: 汤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 汤长华
主分类号: A61B17/3211 分类号: A61B17/3211;A61B17/00
代理公司: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代理人: 韩晓斌
地址: 2239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挛缩 症微创 手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刀,具体涉及一种臀肌挛缩症微创手术推刀。

背景技术

目前,臀肌挛缩症属骨科常见疾病,常发生于儿时经常肌肉注射患者,经济落后地区较为多见。关节镜技术等微创手术正逐渐被普及应用于臀肌挛缩症的治疗,该技术具有微创、康复快、术口疤痕不明显等优点,但目前使用的关节镜推刀的刀杆为圆形,把持费力,刀口易翻转,手术者手指、手腕易疲劳,无法完成多台连续手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臀肌挛缩症微创手术推刀,避免术中刀刃翻转现象,操作省力,降低医生体力消耗,确保手术质量和疗效,实现多台手术连续实施,适用于轻、中、重型臀肌挛缩症患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手术推刀包括手把、刀杆和刀头,刀杆长13cm、直径4-5mm,刀杆的前端安装铲形的刀头,刀头的刀刃宽5-6mm,刀杆的后端安装手把,手把的长度13cm,其特征是:手把对应铲形刀头方向的截面为椭圆,手把的一侧设拇指握持槽,手把的另一侧设食指握持槽和中指握持槽。

其中,刀杆上设置刻度,刻度位于拇指握持槽一侧,刻度从刃口最远端向手把方向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使用在手术中的过程是: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交替取侧卧位,于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处切一个3-4mm左右长术口,探针于皮下挛缩带表面稍作分离,插入微创手术推刀,凭手感切断挛缩带,闭合松解至被动屈髋满意、Ober氏征阴性,必要时将髋关节囊及皮下筋膜铲断,达到良好松解效果;经微切口置脑室引流管负压引流,同时加压包扎;术后即开始骨创治疗仪应用理疗;预防性抗感染治疗3d,术口7-8d可拆线;术后2d下床作一字步行走、并膝下蹲及坐位交腿等锻炼;双臀切挛缩带部位垫厚敷料,腹带加压包扎3-5d,防止血肿形成,并须注意定时检查腹带松紧度,松弛或上下移动后应及时恢复原位扎紧;引流管术后24-48h拔除;所有患者绷带间断捆绑膝部于并腿屈膝、屈髋体位2周,康复锻炼循序渐进,每天早、中、晚练习3遍,每遍约30次,臀部有酸痛感即可上床休息,调整腹带位置及松紧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把持省力,刀口不易翻转,手术者手指、手腕不易疲劳,解决术中软组织阻挡造成的操作困难、操作费力、刀口翻转问题,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把,2刀杆,3刀头,4拇指握持槽,5食指握持槽,6中指握持槽,7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该手术推刀包括手把1、刀杆2和刀头3,刀杆2长13cm、直径4-5mm,刀杆2的前端安装铲形的刀头3,刀头3的刀刃宽5-6mm,刀杆2的后端安装手把1,手把1的长度13cm,其特征是:手把1对应铲形刀头方向的截面为椭圆,手把1的一侧设拇指握持槽4,手把1的另一侧设食指握持槽5和中指握持槽6。

其中,刀杆2上设置刻度7,刻度7位于拇指握持槽4一侧,刻度7从刃口最远端向手把1方向依次增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长华,未经汤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0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