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式聚光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1633.2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7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清;黄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清;黄祖华 |
主分类号: | F24J2/12 | 分类号: | F24J2/12;F24J2/46;F24J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林潮;张璐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光 太阳能 辅助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式聚光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 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 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能电池, 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 并利用热水发电等。太阳能清洁环保,应用成本低且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为人类生活 提供了诸多方便,太阳能更没有能源短缺这一说法,其种种优点决定了其在能源更替中的不 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太阳能的普及率较低,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同 时,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太阳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用于更多的行业。
现有技术中,运用于家庭的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加热量小,配套系统复杂,利用太阳能 效率较低等缺点。另外运用于发酵沼气池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同样存在利用太阳能效率较 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述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式聚光太阳能辅 助加热系统,其太阳能利用面积大,加热量大,配套系统简单,投入产出比相对高效,利用 太阳能效率高,能够在节能减排中发挥较好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式聚光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 所述槽式聚光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包括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线聚焦集热管、溶液抽送泵、 溶液储集池、搅拌器和输送管道;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安装在支架上,槽形抛物面镜聚光 阵列的抛物面焦点线有经阳光聚焦后形成的一线型光斑带,线聚焦集热管放置在该线型光斑 带上并且其两端固定在支架上,线聚焦集热管的入口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溶液入口管相连接, 溶液抽送泵设置在线聚焦集热管的入口端与溶液入口管之间的输送管道上,并在该输送管道 上设置有控制溶液流动路径的阀门,线聚焦集热管的出口端通过另一输送管道与溶液储集池 相连接,溶液储集池内安装有搅拌器,溶液出口管设置在溶液储集池出口处,溶液出口管上 设置有控制溶液流动路径的阀门。
进一步地,线聚焦集热管的材质为不锈钢,管道外表面喷刷黑色涂层。
进一步地,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中的聚光器为镀膜玻璃槽式太阳能反光镜。
进一步地,溶液储集池通过连接管与线聚焦集热管的入口端的输送管道相连通,连接管 上设置有控制溶液流动路径的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槽式聚光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串联式的槽形抛物 面镜聚光阵列。
进一步地,所述槽式聚光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并联式的槽形抛物 面镜聚光阵列。
进一步地,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安装在屋顶或空旷处。
进一步地,支架上设置有调整装置调整线聚焦集热管在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之抛物面 焦点线的位置。
进一步地,线聚焦集热管下设置有隔热垫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可以大面积利用太阳能,提能了太阳能的利 用率。
2.本实用新型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采用槽式抛物面太阳能反光镜聚集阳光形成一线型 光斑带,线聚焦集热管放置在此线型光斑带上,不受太阳位置变化影响,线聚焦集热管始终在 反射光线焦线处,从而省却太阳跟踪系统。
3.本实用新型线聚焦集热管的外表面喷刷黑色涂层,具有提高太阳能吸收率,有强化传 热作用,可大幅度提高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光热转换效率。
4.本实用新型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的反射光线焦点线每年随季节变化需要几次作少许 调整,可通过支架上的调整装置调整线聚焦集热管在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阵列焦点线的位置, 降低了系统成本。
5.本实用新型溶液储集池内的溶液通过搅拌器混合均匀,使得溶液温度变化稳定,有利 于后续工序对溶液温度进行控制。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管连接溶液储集池与线聚焦集热管入口端的输送管道, 并通过阀门控制,溶液抽送泵还可抽取溶液储集池内的溶液进行循环加热,使溶液储集池内 溶液达到所需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清;黄祖华,未经刘伟清;黄祖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16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泵电制冷机交互式供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热水器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