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便秘的振动胶囊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802176.9 申请日: 2015-10-13
公开(公告)号: CN205041743U 公开(公告)日: 2016-02-24
发明(设计)人: 廖专;李兆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A61H21/00 分类号: A61H21/00
代理公司: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周春洪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便秘 振动 胶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便秘的振动胶囊。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当肠道罹患便秘时,它会减慢肌肉收缩,这种情况会使便秘变得更严重。早期研究指出,腹部按摩能刺激肠道肌肉,促进肠蠕动,对缓解便秘症状有好处。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按摩是如何产生作用的,不过一种理论认为,便秘时肌肉会发生痉挛,而按摩有助于肌肉放松。然而,这项技术非常难掌握,且相当耗时,而且对腹部肥胖的患者也没有效。

便秘患者长期便秘时,由于粪块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异常发酵,腐败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的毒素,从而引起痤疮、面部色素沉着、皮疹等,同时,由于毒素在身体内不断地积聚,使体内五脏出现中毒现象,降低五脏功能,最终可能由小化大,造成其他疾病;有些便秘病人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失眠等症状,影响工作和学习。因此找到一种能有效治疗便秘的方法,就十分的重要。

目前便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泻药或其他药物来治疗便秘,但这些药物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久而久之又会对患者产生其他影响。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526982.X,公开了一种磁性振动胶囊方法,其通过口服一粒振动胶囊,在通过控制机构产生的交变磁场,来控制振动胶囊振动,以此来治疗便秘;但是存在一些不足,振动胶囊在振动时必须通过控制机构产生的交变磁场才能实现,而控制机构的体积较大,不便携带,对于出门的人来说,使用时很不方便;若减小控制机构的体积,由于胶囊在体内的位置不清楚,在使用控制机构确定振动胶囊的位置时就有些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便秘的振动胶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便秘的振动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胶囊包括胶囊外壳、微型电池、微型电动机、定时控制装置,所述的振动胶囊还配有控制器。

所述的振动胶囊的直径为10mm,长度为20mm。

所述的胶囊外壳由胶体材料或PVC塑料制成。

所述的振动胶囊为一体式密封结构。

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控制定时控制装置的开启和关闭,以及设置定时时间。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振动胶囊在经过肠道时开始振动,这种振动会对肌肉产生刺激,促使肠道重新开始自然蠕动,而且还能打碎变硬、结块的大便,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2、振动胶囊采用物理方法来缓解便秘症状,副作用极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便秘的振动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胶囊外壳2.微型电池

3.定时控制装置4.微型电动机

5.凸轮。

实施例1

请参看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便秘的振动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振动胶囊包括胶囊外壳1、微型电池2、微型电动机4、定时控制装置3,所述的振动胶囊还配有控制器(未示出)。

所述的微型电动机4的转轴上设有凸轮5,凸轮5的重心偏离转轴中心,当微型电动机4带动凸轮5转动时,可使胶囊产生振动。

所述的振动胶囊的直径为10mm,长度为20mm。

所述的振动胶囊为一体式密封结构,胶囊外壳1由胶体材料或PVC塑料制成,胶体和PVC材料保证振动胶囊不会被体内的消化液腐蚀,保证振动胶囊内部的元件能正常工作。

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控制定时控制装置3的开启和关闭,以及设置定时时间。振动胶囊在服用前处于关闭状态,开始服用时通过控制器开启定时控制装置3,并设置定时时间,定时时间为6-8小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2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