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3320.0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0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秦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伊宏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9/04 | 分类号: | B23Q39/04;B23Q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生产 工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是制造加工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企业引进自动化生产所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自动化生产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劳动条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厂房的有效利用面积,关键是大大的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为企业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
特别是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全球化趋势影响下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产量需求将以每年15%的速度提升。如R901后壳作为NB喷油泵重要部件,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要求,之前传统加工工艺需要用4台加工中心4个工人分4道工序分别完成加工,且浪费了大量的金钱成本。加工中心多工序加工的作业方式,很难满足产品质量和加工一致性的要求,且随着客户对产品品质性能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对加工零件的生产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日益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多个工位间的同步工作,在简化作业方式的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省成本消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应用于喷油泵后壳的生产工艺中,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铸造床体、若干工位、上下料滑台、自走式车体、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
所述铸造床体上设置有所述若干工位,各所述工位之上设置有一工装板;
所述铸造床体上设置有所述上下料滑台,且所述上下料滑台位于各所述工位之上,所述上下料滑台上设置有所述自走式车体;
其中,所述若干工位采用一气动机械夹爪流转同时进行加工,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若干工位,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自走式车体。
较佳的,上述的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其中,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所述工装板与工件之间通过浮动销进行组合定位。
较佳的,上述的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其中,所述浮动销为不锈钢压缩弹簧。
较佳的,上述的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其中,各所述工装板上设有进气孔和压力传感器,以对所述工装板和所述工位间定位。
较佳的,上述的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其中,各所述工位上还设有气动顶起机构;
所述气动顶起机构作用于所述工装板,实现所述工装板的升降。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应用于喷油泵后壳的生产工艺中,主要包括:铸造床体、若干工位、上下料滑台、自走式车体和控制器,工装板在人工上下料的工位上,工人取下工件并装上新的工件开始加工,各加工工位采用气动机械夹流转同时进行加工,依次循环动作,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操作简单,实现一个人完成整个流程操作,且在整个过程中采用若干动力头实现较高的加工效率,满足高产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同时也可以未按照比例绘制附图,其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工件加工的质量、产量较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具体的如图1所示。
该自动化生产工件装置,主要包括有铸造床体1、若干工位2、上下料滑台3、自走式车体4,第一控制器5和第二控制器6。具体的,铸造床体1上设置有若干工位2,各工位2之上设置有一工装板,铸造床体1上还设置有上述的上下料滑台3,且上下料滑台3位于各工位2之上,上下料滑台3上设置有所述自走式车体4,实现对工装板的随行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5连接若干工位,用于控制工位运转移动,第二控制器6连接自走式车体,用于控制自走式车体的运转移动,自走式车体和工位实现位于工装板上工件的运输交换和运动。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6块随行的工装板,各工装板的重量为14kg,工件的重量为0.7kg,总重量小于15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伊宏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伊宏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3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