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5747.4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9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志;徐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中市华盛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606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太阳能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多,其具有吸收阳光后发电的 功能,然而该太阳能玻璃不具备隔热效果,本身在太阳照射后,会经由热传导 造成光伏玻璃后面的空间温度急剧升高。而现有的光伏玻璃基本设于露天,露 天的风霜雨雪以及灰尘等很容易弄脏表面,这就造就了清洗玻璃的人工成本费 用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光伏玻璃,该玻璃表面设有纳米 光触媒层,能自动洁净玻璃外表面,内部设有空气层,用于空气隔热,同时设 有高反射隔热膜层,隔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玻璃,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玻璃基板层、 空气层、矽薄膜层和纳米光触媒层,所述空气层内还设有高反射隔热膜层。
该光伏玻璃的外表面设有纳米光触媒层,当纳米光触媒层表面吸收紫外光 后,会将附件水分子游离出来的氢氧离子氧化成氢氧自由基,氢氧自由基活性 大,若遇到碳、氢、氧组成的有机会,会夺取其电子,打乱有机分子的键结, 从而达到自我洁净的作用。
该光伏玻璃内部设有高反射隔热膜层,该隔热膜层是靠选择性反射的智能 隔热膜,该隔热膜解决了二次辐射传热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纳米光触媒层的光触媒材料为二氧化钛,二氧化钛的氧化能 力强,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激发下,能使分子轨道中的 电子离开价带跃迁至导带,从而在材料价带形成光生空穴,由于光生空穴和光 生电子具有很强的能量,远远高出一般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链的强度,所以能轻 易将有机物分解成最原始的心态,从而达到自我洁净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高反射隔热膜层的厚度为2.1mm~3.1mm。
优选地,所述矽薄膜层为可发电的单晶矽薄膜,矽薄膜在太阳能发电领域 的应用比较广,目前矽薄膜分为三种,一种是单晶矽薄膜,一种是多晶矽薄膜, 最后一种是非晶矽薄膜,这三种中单晶矽薄膜的发电能力最好,在目前的光伏 玻璃上应用效果亦最佳,因此采用单晶矽薄膜。
优选地,所述矽薄膜层的厚度为3mm~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玻璃表面设有纳米光触媒层,能自动洁净玻璃外表面,利于减少玻 璃表面的灰尘,增加发电效率,节约人工清洁成本;
(2)设有空气层和高反射隔热膜层,隔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玻璃基板层,20-空气层,30-高反射隔热膜层,40-矽薄膜层, 50-纳米光触媒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 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光伏玻璃,如图1所示,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玻璃基板层10、空气层20、 矽薄膜层40和纳米光触媒层50,所述空气层20内还设有高反射隔热膜层30。
该光伏玻璃的外表面设有纳米光触媒层50,当纳米光触媒层50表面吸收紫 外光后,会将附件水分子游离出来的氢氧离子氧化成氢氧自由基,氢氧自由基 活性大,若遇到碳、氢、氧组成的有机会,会夺取其电子,打乱有机分子的键 结,从而达到自我洁净的作用。
该光伏玻璃内部设有高反射隔热膜层30,该隔热膜层是靠选择性反射的智 能隔热膜,该隔热膜解决了二次辐射传热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纳米光触媒层50的光触媒材料为二氧化钛,二氧化钛的氧化 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激发下,能使分子轨道中 的电子离开价带跃迁至导带,从而在材料价带形成光生空穴,由于光生空穴和 光生电子具有很强的能量,远远高出一般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链的强度,所以能 轻易将有机物分解成最原始的心态,从而达到自我洁净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高反射隔热膜层30的厚度为2.1mm~3.1mm。
优选地,所述矽薄膜层为40可发电的单晶矽薄膜,矽薄膜在太阳能发电领 域的应用比较广,目前矽薄膜分为三种,一种是单晶矽薄膜,一种是多晶矽薄 膜,最后一种是非晶矽薄膜,这三种中单晶矽薄膜的发电能力最好,在目前的 光伏玻璃上应用效果亦最佳,因此采用单晶矽薄膜。
优选地,所述矽薄膜层40的厚度为3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中市华盛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巴中市华盛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5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
- 下一篇:包装盒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刷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