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6056.6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4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叶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俊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B63C9/19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42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腕戴式 自动 充气 浮力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具体的说是一种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穿戴式救生设备,多数是预充气设备或泡沫填充类设备,体积庞大,不利于使用者开展水面活动,或影响水面活动体验效果,现有的即充气设备则多数为腰带式或马甲式,外形不美观,气瓶笨重,较为适用于专业的水上救援或救生,不利于受困人员使用,并且操作复杂,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该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体积小,携带方便,并且外形美观轻巧,有效克服了传统救生设备笨重的缺点,使用时穿戴于人体上臂或手腕,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水上活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有效降低水上活动的危险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包括腕带、气瓶和充气气囊,在腕带外侧设有主壳体,主壳体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一端与气瓶的气瓶口连接,在安装孔内套设有能沿安装孔长度方向移动的顶针,顶针靠近气瓶的一端具有用于戳破气瓶封盖的针尖,在安装孔位于针尖的一端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与气瓶的出口相通,出气孔通过气管与充气气囊连通,在顶针位于针尖套有复位弹簧,当复位弹簧位于初始状态时,针尖位于不接触气瓶封盖的工位,当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针尖位于戳破气瓶封盖的工位。
这样,该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通过顶针将气瓶封盖戳破,迅速将气体流入至充气气囊中,产生浮力,设置复位弹簧能有效避免误操作,能迅速将针尖恢复初始状态,使充气过程快速结束,节约时间,并且通过腕带固定在人员的手臂或腿部上,有利于人员在水上运动,增加灵活性,有效克服了传统救生设备笨重的缺点,使用时穿戴于人体上臂或手腕,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水上活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有效降低水上活动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在顶针远离气瓶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主壳体外侧设有能转动的手柄,手柄的一端穿过主壳体伸入到凹槽中驱动顶针移动,采用手柄供操作人员操作,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可靠,动作反应灵敏。
前述的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安装孔远离气瓶的一端设有堵头,顶针远离针尖的一端延伸有触杆,触杆穿过堵头伸向外侧,采用触杆供操作人员使用,结构简单可靠,动作反应灵敏,操作简单。
前述的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在腕带上设有固定盒,固定盒内部安装有压缩后的充气气囊,设置固定盒,减小充气气囊的体积,方便携带,成本低。
前述的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堵头与顶针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设置第一密封圈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使用寿命,降低噪音。
前述的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气瓶与主壳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且气瓶出口处与主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气管与主壳体螺纹连接,且在气管与出气孔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提供工作效率。
前述的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在顶针靠近气瓶的一端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套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与安装孔内壁紧密贴合,设置第三密封圈能减少漏气,降低损耗,增加使用的持久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腕戴式自动充气浮力救生球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通过顶针将气瓶封盖戳破,迅速将气体流入至充气气囊中,产生浮力,设置复位弹簧能有效避免误操作,能迅速将针尖恢复初始状态,使充气过程快速结束,节约时间,并且通过腕带固定在人员的手臂或腿部上,有利于人员在水上运动,增加灵活性,有效克服了传统救生设备笨重的缺点,使用时穿戴于人体上臂或手腕,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水上活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有效降低水上活动的危险性;采用手柄供操作人员操作,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可靠,动作反应灵敏;采用触杆供操作人员使用,结构简单可靠,动作反应灵敏,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俊,未经曹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6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