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荷重传感器应力时效设备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8146.9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宋斌;刘毅;高徽;黄若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天光传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00 | 分类号: | C21D10/0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荷重 传感器 应力 时效 设备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力时效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荷重传感器应力时效设备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时效设备这一技术原理,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激振器的转速和偏心使工件发生共振,让工件需时效部位产生一定幅度、一定周数的交变运动并吸收能量,以便让工件内部发生一定的微观粘弹塑料性金属力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均化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提高工件尺寸稳定性及疲劳寿命等性能。
目前消除弹性体应力的方法大约有三种。
其一就是自然时效,通过自然放置消除应力,这种方法耗时过长。
其二是热时效法,把弹性体放进热时效炉中进行热处理,慢慢消除应力。这种方法的缺点也非常显著,大型弹性体都无法用这种方法处理,而且这种方法还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和能源消耗。
第三是利用亚共振来消除应力,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热时效的环保问题,但是使用起来相当烦琐,要针对不同形状的弹性体编制不同的时效工艺,而且在生产时操作相当复杂,需要操作者确定处理参数,复杂弹性体必须是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操作。这种方法只能消除一小部分的弹性体应力。
就目前而言,现有技术的压力试验机和疲劳试验机,具有冲程周期短与压力稳定度高不能兼得的问题,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大都会出现零点漂移的现象,这就需要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对整体测量系统进行校准。一方面造成机械设备的不稳定性,灵敏度低,不易控制工作频率和安全反馈保障;另一方面增加了二次或多次调试费用。压力试验机也称电子压力试验机,主要适用于橡胶、塑料板材、管材、异型材,塑料薄膜、电线电缆、防水卷材、金属丝、纸箱等材料的各种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和反馈机制快速加载、卸载的振动时效方式消除应力,通过机械组装使之形成了一整套消除应力的设备,它可以使弹性体在短时间内达到消除应力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荷重传感器应力时效设备系统装置,通过传感器和反馈机制快速加载、卸载的振动时效方式消除应力,通过机械组装使之形成了一整套消除应力的设备,它可以使弹性体在短时间内达到消除应力的作用,解决了以往压力试验机压力冲程周期短与压力稳定度高不能兼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荷重传感器应力时效设备系统装置,包括疲劳机主体单元、控制柜单元、显示屏单元、液压站单元和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疲劳机主体单元用于测定被试弹性体的疲劳特性;所述疲劳机主体单元与一反馈单元连接,所述反馈单元与控制柜单元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用以反馈被测弹性体的信息;
所述控制柜单元用于对疲劳机主体单元的控制,所述液压站单元和所述水冷单元连接到所述疲劳机主体单元上;
所述液压站单元为用于所述疲劳机主体单元的动力驱动装置,采用双油缸结构进行上、下的往复移动;
所述水冷单元的水箱通过循环出水管和循环进水管与疲劳机主体单元相连,用泵将水箱低温区的水输入疲劳机主体单元中,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站单元的温度;
所述显示屏单元与所述控制柜单元连接,用以显示和控制所述疲劳机主体单元的运行状态,即通过显示屏单元输入液压站单元的冲程次数,控制疲劳机主体单元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站单元的油泵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柜单元连接,控制柜单元通过控制压力传感器进而对液压站单元进行控制,具体是设置需要作用的压力值与次数,设置完毕后启动液压站进行压力冲程,直到设定的冲程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柜单元的PLC控制器上连接有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单元为毫伏表,通过毫伏表连接到被测弹性体上,实时监测压力大小,如果被测传感器出现损坏或出现反常电压,反馈单元则会立即输出信号到控制柜,进行停机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被试弹性体为荷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单元与控制柜单元连接,并实时显示压力冲程的次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天光传感器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天光传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8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