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抱叉下叉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0005.0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闫位杰;黄意业;区思榜;覃忠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B66F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抱叉下 叉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抱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抱叉下叉齿。
背景技术
抱叉是装载机使用众多属具中较常用的一种,在林业、造纸业、石油业、钢铁业、建筑业、交通等等重要领域用于夹取物料、堆栈物料、放置物料。它的种类根据工况的不同,可分为圆木叉,灌木叉、碎木叉等,各种机型又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抱叉,种类比较多。抱叉通常包括上叉体和下叉齿,下叉齿插入料堆,上叉齿夹紧物料。要求上叉齿有力,下叉齿要耐磨。对下叉齿的耐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叉齿的耐磨性又主要取决于齿尖。而传统的抱叉齿尖通常为两种,其中为实心的齿尖,齿尖焊接在下叉齿的前端,容易从焊接连接处断裂,重量比较重,另一种为空心的铸造齿尖,这种齿尖成型需要开比较复杂的精铸模,前期成本投入大,样件生产周期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下叉齿的齿尖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有良好连接结构的、易开发的、具好良好耐磨性齿尖的抱叉下叉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抱叉下叉齿,包括齿体,在齿体的前端焊接有齿尖,所述齿尖包括自下而上焊接在一起的下盖板、垫板、上盖板。本实用新型中,下叉齿的齿尖由三个零件焊接构成,三个零件的结构都较为简单,容易开发加工,同时上盖板和下盖板为耐磨材料制成,从而使得齿尖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进一步地,上述抱叉下叉齿中,所述齿尖的后端呈凹凸状,齿尖凹凸状的后端面在于下叉齿的齿体相焊接时连接强度高,不易开裂。凹凸状的后端面可以是由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后端突出于所述垫板的后端面形成,同时所述下盖板向后突出的长度大于所述上盖板的后端突出的长度。上盖板和下盖板在齿尖后端形成凹槽,齿尖与下叉齿的齿体相连接时齿体的侧板能够嵌入到齿尖后端的凹槽中,从而提高齿尖与齿体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述抱叉下叉齿中,所述垫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上述抱叉下叉齿中,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前端具有斜面倒角,上盖板与下盖板与垫板焊接后,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前端斜面形成齿尖的尖端。
进一步地,上述抱叉下叉齿中,所述垫板呈前薄后厚的楔形,上盖板和下盖板为厚度均匀(除前端的斜面倒角外)的板材。垫板的上下表面所成夹角为8~12度,从而使得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盖板的下表面所成夹角为角度在8~12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上下盖板为耐磨材料,加强了叉齿的耐磨性,且使耐磨材料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
2、齿尖与齿体侧板相互嵌入,增强了齿尖与齿体的连接作用,焊缝不易开裂。
3、简化了工艺,焊接齿尖省去了铸造造型复杂的模具费用。
4、焊接齿尖较轻,实现了齿尖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性抱叉下叉齿的齿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性抱叉下叉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性抱叉下叉齿的齿尖与齿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齿尖1、上盖板11、垫板12、下盖板13、齿体2、齿体侧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本实施例中的抱叉下叉齿的齿尖结构如图1所示,齿尖1由上盖板11、下盖板13和夹在上盖板11和下盖板13之间的垫板12构成,上盖板11和下盖板13为耐磨材料板,上盖板11、垫板12、下盖板13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成一体。下盖板11和上盖板13的前端具有斜面倒角,上盖板11与下盖板13与垫板12焊接后在齿尖1的前端形成齿尖斜面。
垫板12为楔形,其上表面与下表面所呈夹角为8~12度,上盖板11和下盖板13除前端和后端外为厚度均匀板材,从而使得焊接成齿尖后上盖板11的上表面与下盖板13的下表面所成夹角为角度在8~12度。
垫板12的宽度略小于上盖板11与下盖板13的宽度,同时上盖板11和下盖板13的后端突出于垫板12的后端,下盖板13向后突出的长度又大于上盖板11向后突出的长度,由此在齿尖1的后端形成凹槽,在齿尖1与下叉齿的齿体2相连接时,齿体2的齿体侧板21能够嵌入到齿尖1后端的凹槽内,从而增强齿尖1与齿体2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上下盖板为耐磨材料,加强了齿尖的耐磨性,且使耐磨材料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齿尖与齿体侧板相互嵌入,增强了齿尖与齿体的连接作用,焊缝不易开裂。简化了工艺,焊接齿尖省去了铸造造型复杂的模具费用。焊接齿尖较轻,实现了齿尖的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0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