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甲胺与盐酸连续合成反应连接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0263.9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2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恩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7C211/04;C07C20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1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甲胺 盐酸 连续 合成 反应 连接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甲胺与盐酸连续合成反应连接管路。
背景技术
目前,氯化胆碱的生产多采用化学合成法进行,在化学合成过程中涉及到盐酸、三甲胺及环氧乙烷等危化品的反应,特别是三甲胺与盐酸的反应,传统工艺中一般流程是准备三甲胺和盐酸两个储罐,根据三甲胺与盐酸的摩尔反应比例,将三甲胺通过泵通入盐酸罐中,为达到反应的彻底和完全,盐酸罐通过循环泵进行罐体盐酸的自循环。该种反应方式由于三甲胺直接通入盐酸中,罐体震动大、响声大、同时存在局部三甲胺浓度过高等问题,如果控制不好易于造成原料浪费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物料间混合更均匀,消除物料间的局部过浓、罐体震动大的三甲胺与盐酸连续合成反应连接管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甲胺与盐酸连续合成反应连接管路,包括盐酸进液管、混合出液管和三甲胺进液管,所述盐酸进液管、混合出液管和三甲胺进液管通过一级混合出液腔连通,盐酸进液管通过循环泵与反应罐连通,混合出液管与反应罐罐顶连通,盐酸进液管位于混合出液管上端,所述一级混合出液腔两侧对称设有三甲胺进液管,所述盐酸进液管位于一级混合出液腔内设有盐酸出液口,所述一级混合出液腔外侧设有减震消音室。
进一步,所述盐酸出液口的管口直径小于盐酸进液管的管径,盐酸出液口两侧对称设有分流混液口。
进一步,所述三甲胺进液管与一级混合出液腔连通端的管口不与分流混液口对应。
进一步,所述减震消音室内设有隔音腔,隔音腔内填充有隔音棉。
进一步,所述混合出液管位于减震消音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甲胺与盐酸连续合成反应连接管路能够满足盐酸和三甲胺连续混合反应,采用分流混合的结构方式使物料间混合更均匀,消除物料间的局部过浓,一级混合出液腔的能够防止液体流入反应罐内震动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盐酸进液管,2混合出液管,3三甲胺进液管,4一级混合出液腔,5盐酸出液口,6减震消音室,7隔音腔,8分流混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三甲胺与盐酸连续合成反应连接管路,包括盐酸进液管1、混合出液管2和三甲胺进液管3,所述盐酸进液管1、混合出液管2和三甲胺进液管3通过一级混合出液腔4连通,盐酸进液管1通过循环泵与反应罐连通,混合出液管2与反应罐罐顶连通,盐酸进液管1位于混合出液管2上端,所述一级混合出液腔4两侧对称设有三甲胺进液管3,所述盐酸进液管1位于一级混合出液腔4内设有盐酸出液口5,所述一级混合出液腔4外侧设有减震消音室6。
进一步,所述盐酸出液口5的管口直径小于盐酸进液管1的管径,盐酸出液口5两侧对称设有分流混液口8。
进一步,所述三甲胺进液管3与一级混合出液腔4连通端的管口不与分流混液口8对应。
进一步,所述减震消音室6内设有隔音腔7,隔音腔7内填充有隔音棉。
进一步,所述混合出液管2位于减震消音室6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恩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恩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0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内部螺旋搅拌腔的反应釜
- 下一篇:自动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