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油气回收真空转子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0378.8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6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江山;汤雄;汤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东方瑞迩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02 | 分类号: | F04C23/02;F04C25/02;F04C18/344;F04C29/04;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气 回收 真空 转子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油站的油气回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油气回收真空转子泵。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加油站经常闻到汽油味,而汽油味的产生是因为汽油容易挥发至空气中,此时空气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机物被统称为油气,油气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在储油槽及油箱中,因此,加油站在油罐车泄油作业及经汽车加油作业的过程,是油气逸散的主要来源,油气的渗漏和无控制的排放给加油站带来了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故对作业过程中的油气进行回收成了当务之急。
油气回收泵用于加油站输油过程中对油气的回收,避免输油时油气散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和能源损失,其结构一般包括电机和泵,叶片泵是油气回收泵较普遍的一种结构,在工作时叶片由转子内的弹簧压紧与泵体内腔壁之间的密封接触,其主要缺点是弹簧长期使用后易疲劳,弹力降低或损坏,使叶片与泵体内腔壁之间密封性能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特别是低速旋转时,叶片与泵体内腔壁之间的密封性能会明显下降,密封性能差、使用寿命短,而且叶片易碎、运转时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运转噪音低、流量大、共振小的新型油气回收真空转子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油气回收真空转子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一端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直连盖,另一端设置有呼吸阀盖,所述泵体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缸套,该缸套内设置有转子以及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与电机的电机轴经弹性联轴器同心连接,所述转子轴与缸套之间偏心设置,所述转子上均匀设置有数个外侧开口的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内设置有与之动密封的转柱,所述转柱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转柱通孔,且相邻两圆弧槽之间的转子上设置有贯穿该转子上下两端面的转子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泵体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散热肋片。
作为优选,所述呼吸阀盖上设置有两只阻火器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呼吸阀盖上还设置有溢流阀。
作为优选,所述转子轴与转子之间设置有平键。
作为优选,所述直连盖和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嵌装在所述直连盖上的内耐磨衬片。
作为优选,所述呼吸阀盖与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外耐磨衬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电机旋转带动转子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子旋转,同时转柱也开始运转,当电机达到一定转速时,转柱开始离心运动,然后紧贴缸套内侧面旋转运动,转柱从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为抽吸油气过程,油气经阻火器组件进入转子泵,转柱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是排出油气过程,油气在泵内被压缩再经另一阻火器组件排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泵具有设计巧妙合理,使用寿命长,流量大,转柱运动时噪音低、共振小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而且在转柱和转子上分别设置转柱通孔和转子通孔,使得转柱和转子的运转效率更高、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纵向剖视图。
图中:1、直连盖;2、泵体;3、缸套;4、转子;5、平键;6、呼吸阀盖;7、转柱;8、内耐磨衬片;9、轴承;10、转子轴;11、O形圈;12、阻火器组件;13、风叶组件;14、外耐磨衬片;15、下止点;16、上止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油气回收真空转子泵,包括泵体2,所述泵体2一端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直连盖1,另一端设置有呼吸阀盖6,所述泵体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散热肋片,提升泵体2的散热性能。
泵体2内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缸套3,该缸套3内设置有转子4以及转子轴10,所述转子轴10与电机的电机轴经弹性联轴器同心连接,转子轴10通过O形圈11、轴承9与所述直连盖1连接,转子轴10与转子4之间设置有平键5,所述转子轴10与缸套3之间偏心设置,即转子轴10与缸套3安装后是偏心的,经过精心设计偏心量来调节流量大小,转子轴10端头设置有风叶组件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东方瑞迩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东方瑞迩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0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风湿病的风湿病制剂
- 下一篇:叶黄素水溶性粉末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