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1073.9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如来;王进龙;钟开富;高焕;邓平华;尤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4;H01M10/65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王冬华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二次电池的一种)由于具有高能量、高容量及高功率,已被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用做汽车电源的锂离子电池称为动力电池,其安全性为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包括过充测试在内的三个最极端测试。
动力电池的电芯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如果电芯散热不及时,或是未设置有效的导热通道,电芯就会因内部温度过高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电解液和活性物质急剧产气。由于电芯内部的剩余空间较小,内部产气过多时将会导致气压迅速加大,而电池壳体、壳体与顶盖焊接的位置所能承受的压力有限,因此,如果电芯内部的气体不能及时释放,就会导致壳体爆炸。
在传统的动力电池中,电芯集流体通常与壳体隔离绝缘,电芯热量通过顶盖传导到壳体或是通过电解液传热,导热通道热阻较大,因此电芯内部活性物质导热很慢,电芯使用时的温升比较高,以致于影响了电池的电性能和寿命,甚至影响到了电芯的安全。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芯散热效率较高的二次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散热效率较高的二次电池,以解决电芯使用时温升过高的问题,确保二次电池内电芯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芯、壳体和顶盖,电芯收容在顶盖与壳体共同围成的电芯收容空间中,顶盖上设置有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电芯包括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和间隔在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第一极片通过第一极耳与第一极柱电连接,第二极片通过第二极耳与第二极柱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还通过连接片与壳体电连接,连接片所在的电连接路径为电芯与壳体的第一电连接路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顶盖与壳体电连接,第一极柱与顶盖电连接,第二极柱与顶盖电绝缘;第一极耳、第一极柱和顶盖连接而形成的电连接路径为电芯与壳体的第二电连接路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上直接与第一电连接路径电连接的面为极耳连接面;连接片自第一极片的集流体伸出,并直接固定在极耳连接面而实现电连接,或是通过导电胶与极耳连接面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的极耳连接面上开设通孔,通孔内镶嵌有盖片且盖片与极耳连接面电连接,连接片与盖片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的极耳连接面上设有朝向电芯方向凸出的凸条,连接片与凸条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片通过导电胶粘接在壳体的内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其包括两个小侧面、两个大侧面和一个底面共五个面,极耳连接面为五个面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以底面或小侧面为极耳连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通过绝缘片与壳体的极耳连接面隔离,连接片自绝缘片的开孔中穿出并与极耳连接面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或负极片,第一极柱为与第一极片极性相同的极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通过新增的连接片将电芯的一个极片与壳体电连接,一方面可以在电芯与壳体之间形成低热阻的高散热传导通道,从而及时把电芯内部活性物质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有效降低了电芯使用时的温升,另一方面,当电池外短路时,连接片所在支路的存在使得壳体和顶盖能够消耗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1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用基材
- 下一篇:电池软包装膜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