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伤口负压减张缝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1115.9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4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37000 四川省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伤口 负压减张 缝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伤口负压减张缝合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皮肤伤口医疗领域的皮肤伤口负压减张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外科手术切口或创伤伤口的闭合治疗方案,必须同时考虑如下影响伤口成功愈合的相关要素例如:伤口渗出液及坏死物的及时清洗引流、皮肤切口处的死腔消除,伤口皮缘的平整对合、伤口张力的减张、避免缝合带来新的缝合创伤、保护创口的湿润覆盖等相关要素。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负压敷料覆盖伤口后,只能满足清洗引流渗出液及坏死物,无法满足切口皮缘的对合及保证对合平整、伤口张力减张(即减小皮肤伤口两侧张力)的需求;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皮肤切口锁合器。则只能将皮肤切口的两侧,简单的向中线拉和。在拉和过程中需要依靠外力及复杂的拉和结构和复杂的拉和步骤。且皮肤各处受力不均,特别在不规则的弯曲形状的伤口,将会造成伤口一些地方已经拉拢过度而一些地方还无法対合,并且该装置无法满足皮肤切口渗出液及坏死物的清洗引流,无法消除皮肤切口处的死腔,无法满足不规则曲线伤口缝合,无法满足保护创口的湿润覆盖。上述现有技术中均没有考虑为伤口提供保证伤口皮缘的对合平整的支持结构。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完整的皮肤伤口闭合治疗方案,其既能满足及时清洗引流伤口渗出液及坏死物、确保消除切口死腔,又同时能保证伤口皮缘的紧密对合及对合平整、能均匀有效减张、能避免新的缝合创伤、具备保护创口湿润覆盖的皮肤伤口负压减张缝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同时具备伤口坏死物负压清洗引流、消除皮肤切口处的死腔,能自动牵引伤口皮缘对合、能辅助伤口皮缘对合平整,能适应不规则曲线伤口缝合,保护伤口湿润覆盖的愈合环境,同时又使用舒适易维护的皮肤伤口负压减张缝合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皮肤伤口负压减张缝合装置,包括负压支撑体、密封膜和形变体,所述形变体设置在负压支撑体两侧,所述负压支撑体上开有气孔,所述密封膜覆盖在形变体上,形成密闭空间,所述负压支撑体将密封膜形成的密闭空间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水平端面,所述水平端面设置在负压支撑体的下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负压支撑体的截面为类椭圆截面,所述类椭圆截面的下部设置有截平端面,类椭圆截面的截平端面平行对应在皮肤伤口处。
进一步的是,所述形变体放置在伤口两侧,所述形变体的皮肤接触面上设置有粘贴层,并通过粘贴层将形变体的皮肤接触面固定连接在伤口皮肤表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形变体远离负压支撑体的一侧设置有过渡区。
进一步的是,所述形变体为由多个减张段拼合而成的分体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负压支撑体上连接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利用负压使形变体相对伤口皮肤表面及密封膜及负压支撑体表面产生形变而密合。由于负压支撑体截面为椭圆形,其水平平端平行对应在皮肤伤口(6)处,在负压形成后,将自动牵引皮肤伤口两侧皮缘自动向伤口中心密合靠拢,向水平截平端面密合靠拢,并在对应的负压支撑体的水平平端面的支持下自动对合平整。其中,当形变体带动被其附着的皮肤伤口向中间收缩,产生抵消伤口张力的减张力,满足了伤口减张缝合功能;在对应的负压支撑体的水平端面支持作用下,完成了伤口对合及对合平整功能;在负压作用下,通过负压支撑体的气孔,伤口坏死物被负压清洗引流、同时强制消除了伤口皮肤切口处的死腔;多个形变体减张段拼合,适应不规则曲线伤口的缝合;密封膜对负压支撑体、形变体、皮肤及皮肤伤口的覆盖,满足了保护伤口湿润覆盖的愈合环境要求;该负压减张缝合一体化装置,操作过程简单,同时满足伤口愈合必备的多项功能于一身、伤口皮缘对合精确平整、减张及消除死腔可靠、伤口坏死物清洗引流充分。确保了伤口温润覆盖的生长环境。本申请依靠内部负压使形变体形变,不借助外部结构,使装置小巧,使用方便,易于维护,且形变体周围充满负压,使其形变更加充分,可以增加皮肤伤口的减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负压支撑体1、密封膜2、形变体3、粘贴层4、过渡区5、皮肤伤口6、截平端面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平,未经张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1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