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工作站与CMC设备的上行通道信噪比的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1463.6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1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华;朱莹德;周子琪;于浩;蔡坤;贺锋;汤文丹;陈春梅;谈毅;陆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36 | 分类号: | H04B17/33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韦锦捷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站 cmc 设备 上行 通道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带与有线电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工作站与CMC设备的上行通道信噪比的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有线电视网正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过渡。随着业务发展,用户对有线电视网络质量和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线电视网络需要进行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C-DOCSIS是新一代基于有线电视网络(CATV)的宽带接入技术,能够实现大带宽入户,承载视频、语音和数据等综合业务,可以有效解决广电接入的带宽瓶颈问题,满足用户对三网融合的需求。在C-DOCSIS系统架构中,CMC设备作为C-DOCSIS头端,连接同轴分配网络和汇聚网络,负责它们之间的数据转发,通过汇聚网络接入运营商的配置系统及网络管理系统。
采用C-DOCSIS技术对有线电视的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进行双向改造时,通常将CMC设备部署在HFC网络的光节点处。CMC产品实际应用时必须与双向光工作站配合使用,以实现光节点的全部功能。
现有技术中,光工作站与CMC设备的接线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光工作站(O/E)将接收到的CATV光信号转换为射频电视信号,与CMC设备输出的下行DOCSIS信号混合,混合信号经过均衡放大后由RF端口分四路输出,最终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络传送到用户家中。用户端的回传信号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络由RF端口进入内部光工作站设备,经过滤波、衰减后,四路混合信号进入CMC上行输入口。
由于HFC网络处在一个开放的电磁空间中,各种脉冲噪声,RF侵入噪声,有源器件的热噪声,无源器件引起的畸变噪声以汇聚的形式充满了整个回传通道。噪声干扰会导致通道误码率明显上升,降低通道利用率,造成网络堵塞,用户上网慢。噪声如果存在于上行频带内,此上行通道的信噪比会明显下降乃至不可用,用户终端CM断线无法重新与CMC通信。
图2中,CMC的上行输入口混合了HFC网络的四路回传信号,每一路的噪声都会影响回传通道整体的信号质量。在回传通道遭遇严重的噪声问题时,维护人员需要排查每路通道的信噪比,定位噪声侵入点。使用CMC内部指令可查询四路回传信号混合后的信噪比,却无法查询每一路的信噪比,所以维护人员必须到现场测量每一路回传信号的噪声电平,具体测量方法是:打开光工作站设备外壳,用仪表分别测量四路上行测试口处的噪声电平,分别换算出四路的信噪比。经过长期实践后发现,该测量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维护人员必须携带各种打开设备外壳的工具及测量信号所需的仪器仪表,操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力、时间;2、打开设备外壳,电路板裸露,机械操作提高了设备的故障率,给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带来一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光工作站与CMC设备的上行通道信噪比,并且操作简便,可减少人力、物力、时间支出的光工作站与CMC设备的上行通道信噪比的测量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工作站与CMC设备的上行通道信噪比的测量系统,所述光工作站具有四路上行通道,分别为第1路上行通道、第2路上行通道、第3路上行通道、和第4路上行通道,四路上行通道上均设置电调衰减器;所述光工作站和所述CMC设备均通过IP数据网与远程网管链接,远程网管可对任一路上行通道的电调衰减器进行远程调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光工作站具有网管接口,光工作站通过网管接口与IP数据网链接,再通过IP数据网与远程网管链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1.所得数据数据准确,减小外部仪器测量的误差;2.维护人员无需携带工具、仪器仪表到现场操作;3.无需开启设备外壳,降低开盖引发的故障风险;综合体现了操作简便,可减少人力、物力、时间支出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工作站与CMC设备的上行通道信噪比的测量系统的部分接线结构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光工作站与CMC设备的部分接线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1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