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2408.9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飞;梁永强;孙宝芸;金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冯懿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耗能 减隔震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抗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适用于多级设防标准的支座构造形式。
背景技术
现行桥梁支座是桥梁抗震方面的关键技术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目前,随着地震的频发,桥梁支座抗震方面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支座构造方面存在竖向承载力不足,地震能量不能有效被消耗造成桥梁破坏严重,水平隔震能力不足等。而且,当遭遇较大地震作用时,桥梁倒塌,会给人民财产及安全造成很大的伤害。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造成的交通中断,这使得我国工程抗震人员开始对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和常用抗震措施进行反思和改进。减隔震技术也因此成为工程抗震的研究热点之一。减隔震技术包括隔震和减震两种技术,其中隔震是利用隔震体系,设法阻止地震能量进入安装了隔震装置的主体结构;减震则是利用特制减震构件或装置,使之在强震时率先进入塑性区,产生大阻尼,大量消耗进入主体结构的能量。通过选择适当的减隔震装置与安装位置,可以控制结构内力分布及其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充分考虑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不仅阻尼大、耗能稳定,而且能抵御较大地震作用的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本实用新型的U型阻尼器与支座主体部分相对分离,当遇中小级地震时,仅铅芯和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部分发挥作用;当遇大地震时,当上盖板高强螺栓与U型阻尼器之间的橡胶垫层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则带动U型阻尼器发挥地震耗能的作用,此时U型阻尼器与铅芯、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共同抵御地震作用,达到耗散地震能量的目的。这样协调作用,可以较以往的铅芯橡胶支座抵抗更大的地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包括上盖板,在上盖板的下方固定有上连接板,在上连接板的下方中心处固定有铅芯,在铅芯的下方固定有下连接板,在下连接板的下方固定有下盖板;在上、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所述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套装在铅芯上,在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腐橡胶保护层;在所述防腐橡胶保护层外侧的上、下盖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U型阻尼器,所述U型阻尼器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上、下盖板上,在上部的高强螺栓与U型阻尼器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层。
所述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由橡胶层和高强度金属板层组成,所述橡胶层与高强度金属板层交替设置。
所述橡胶层与高强度金属板层粘接在一起。
所述铅芯为圆柱体铅芯,橡胶层和高强度金属板层为圆环形结构。
所述上盖板与上连接板、下盖板与下连接板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铅芯与上、下连接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橡胶垫层粘接在上部的高强螺栓下部。
所述防腐橡胶保护层与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粘接在一起。
所述U型阻尼器设置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具有阻尼大、耗能稳定、能抵御较大地震作用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的U型阻尼器与支座主体部分相对分离,当遇中小级地震时,仅铅芯和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部分发挥作用;当遇大地震时,当上盖板高强螺栓与U型阻尼器之间的橡胶垫层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则带动U型阻尼器发挥地震耗能的作用,此时U型阻尼器与铅芯、橡胶高强度金属板混合垫层共同抵御地震作用,达到耗散地震能量的目的。这样协调作用,可以较以往的铅芯橡胶支座抵抗更大的地震。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U型阻尼器与支座主体部分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更换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耗能减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阻尼器与高强螺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板高强螺栓与橡胶垫层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板高强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上盖板高强螺栓,2-橡胶垫层,3-上连接板,4-铅芯,5-固定螺栓,6-防腐橡胶保护层,7-地脚螺栓,8-上盖板,9-U型阻尼器,10-下盖板,11-橡胶层,12-高强度金属板层,13-下连接板,14-下盖板高强螺栓,15-高强度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2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桥梁护栏
- 下一篇:一种绿化的吸震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