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输尿管软镜取石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2732.0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3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鄢俊安;李前伟;周占松;李为兵;邓国贤;王浩宇;姚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输尿管 软镜取石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输尿管软镜取石模型。
背景技术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是输尿管软镜经尿道、输尿管进入肾盂,通过 其柔软的镜体找到结石后再用激光器(如钬激光)粉碎并进一步取出结石。存在 的问题是,因为肾盂肾盏解剖结构复杂且个体差异较大,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 软镜在肾盂内进行反复操作才能找到结石,这个过程将延长手术时间,会增加患 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手术时间的延长将使软镜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需 要研究一种自动化输尿管软镜肾盂取石模型,以模拟手术,提高真实手术精确度, 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同时延长软镜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肾盂取石模型,可以 模拟取石手术,提高真实手术中对结石进行定位的速度,减少病人的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输尿管软镜取石模型,包括肾盂模型、软镜和软镜控制 器,所述软镜控制器包括基座、沿基座移动的进给机构和位于进给机构上的夹持 机构,所述软镜由夹持机构夹持并由进给机构驱动向肾盂模型内移动。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同轴的抱环,所述抱环包括固定半环和一端 与固定半环铰接、另一端可相对固定半环开闭的活动半环。
进一步,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在基座上水平滑动的滑座和驱动滑座水平滑动的 驱动件,两个抱环的固定半环安装在滑座上。
进一步,所述滑座中部开有与抱环轴向平行的螺纹孔,所述驱动件为穿过螺 纹孔并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由位于基座上的轴承座支承。
进一步,所述螺杆由带编码器的电机驱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输尿管软镜取石模型,包括肾 盂模型、软镜和软镜控制器,所述软镜控制器包括基座、沿基座移动的进给机构 和位于进给机构上的夹持机构,所述软镜由夹持机构夹持并由进给机构驱动向肾 盂模型内移动。通过进给机构夹持软镜在肾盂模型内移动,来对肾盂模型内的结 石进行定位,即模拟取石手术,并掌握软镜移动轨迹,提高真实手术中对结石进 行定位的速度,减少病人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化 输尿管软镜取石模型,包括肾盂模型1、软镜2和软镜控制器3,所述软镜控制 器3包括基座300、沿基座移动的进给机构310和位于进给机构310上的夹持机 构320,所述软镜2由夹持机构320夹持并由进给机构310驱动向肾盂模型1内 移动。肾盂模型1由3d打印技术1:1制成,可真实呈现病人肾盂形状,夹持机 构320夹持软镜2,进给机构310带动夹持机构320及软镜2向肾盂模型1里移 动,直至找到肾盂模型1里的结石为止,通过模拟取石定位,提高真实手术中软 镜2定位的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机构320包括两个同轴的抱环 321,所述抱环321包括固定半环322和一端与固定半环铰接、另一端可相对固 定半环开闭的活动半环323。抱环321的中部开口尺寸略小于软镜2外径,当固 定半环322与活动半环323抱紧时,可以将软镜2夹紧在抱环321内。固定半环 322与活动半环323之间可以通过销轴抱紧,移出销轴,活动半环323相对固定 半环322摆动,从而可以以移出软镜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给机构310包括在基座300上水平 滑动的滑座311和驱动滑座水平滑动的驱动件312,两个抱环321的固定半环322 安装在滑座311上。基座300两侧具有滑轨301,滑座311以滑轨301为导向平 行于软镜2轴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座311中部开有与抱环321轴向平 行的螺纹孔313,所述驱动件为穿过螺纹孔313并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 杆由位于基座上的轴承座314支承。螺杆两端被轴承座314支承后,螺杆的转动 可以驱动滑座311移动,滑座311移动平稳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2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