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薄板叠加制造复杂形状零件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2757.0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迪;杨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薄板 叠加 制造 复杂 形状 零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薄板叠加制造复杂形 状零件的设备。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又俗称3D打印,是通过CAD设计数据采用材料逐层累加的方 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 下而上”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相比传统制造技术,增材制造具有能够成型 复杂形状零件、成型精度高、节约材料等优点。而金属增材制造由于能够直 接制造结构致密、冶金结合的高精度金属零件,成为了目前最热门的制造技 术。
目前金属增材制造的成型材料主要是粉末材料,根据不同的送粉模式, 分为预置式送粉模式和同轴喷粉模式两种,其中激光选区熔化和电子束选区 熔化就是预置式送粉模式的代表技术,激光近净成型就是同轴喷粉模式的代 表技术。这类粉末材料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能够成型结构致密、冶金结合的 金属零件,而且能够成型一些传统切削方式无法成型的复杂形状零件。
但是粉末材料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也存在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预合 金金属粉末材料的成本较高;而且每一层都需要通过激光束或电子束扫描熔 化,成型的时间较长;其次,传统金属打印的加工零件范围受限,目前主要 的加工零件范围在250×250×250mm范围以内,在一些航空航天、模具等较 大型零件的直接成型应用上受限;最后,传统金属3D打印技术无法解决的难 题是成型件内部应力大,成型过程中易出现球化、翘曲和飞溅等缺陷,使成 型出的金属零件表面相对粗糙或出现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金属 薄板叠加制造复杂形状零件的设备。本实用新型具有成型效率高、成型精度 高、材料来源较广泛等优点,能够弥补粉末类金属增材制造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薄板叠加制造复杂形状零件的设备,包括密封加工仓、光学加 工系统和工控机2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加工仓的底部轴向依次设置有升 降式焊接仓10、切割仓11和升降式材料仓12;密封加工仓还设置有由工控 机22控制的材料传送机构,该材料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密封加工仓内侧壁的 可伸缩的移动杆19、设置在可伸缩的移动杆19端部的吸盘20和设置在密封 加工仓外部的用于给吸盘20提供吸力的空压机21;
所述升降式焊接仓10、切割仓11和升降式材料仓12的上部端口位置, 分别设有连接空压机21的工件吸附机构。
所述密封加工仓设置有气体循环过滤装置7,气体循环过滤装置7用于过 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杂质。
所述光学加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纤激光器1、扩束镜2、振镜、聚焦 镜6;所述振镜为激光切割振镜4或者激光焊接振镜5。
所述工件吸附机构为吸管16,吸管16通过管路连接空压机21,通过吸 管16的吸附力将工件进行固定。空压机21是为工件(材料)提供气体压力, 并控制气压的间歇性开闭。
所述密封加工仓内部设有惰性气体喷气口19,惰性气体喷气口19连通设 置在密封加工仓外部的惰性气体储存罐8。
所述光纤激光器1波长为1064nm,激光功率20~100W可调,光束质量 M2<1.1。
所述激光切割振镜4入射光孔径为30mm,响应时间低于1微秒,扫描范 围为350×350mm;所述激光焊接振镜5入射光孔径为20mm,响应时间低于 0.5微秒,扫描范围为250×250mm。所述聚焦镜6为F-θ聚焦镜。
金属薄板叠加制造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方法如下:
步骤一:三维模型数据处理
首先,在金属薄板底部添加高度为2mm的竖直支撑杆,作为成型基板和 薄板的连接部分,方便加工结束后将成型后的零件从成型基板上切割下来; 然后,在水平方向为薄板添加三根方形定位连接杆,使薄板在加工过程中能 够精确定位,使零件成型过程更加稳固;最后,以成型的薄板厚度作为层厚, 为三维零件分层,然后计算出每一层的轮廓数据和关键焊接点位;
步骤二:激光叠层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2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焊机Z型杆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软包装锂电池模组极耳焊接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