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换气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3082.1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6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孟凯鑫;曾郁兴;曲映溪;李美成;罗耿;曾文伟;毛政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F04D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气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换气窗,尤其是能够降噪、节能、通风效果好且能够自主换气的智能换气窗。
背景技术
窗户是建筑物从外界获取空气和阳光的最主要途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家居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也在提高,人们对于窗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用户对窗户性能的要求日趋绿色节能化、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现有的窗户大多只考虑传统的采光和通风,功能单一、智能性缺乏、清洁复杂。简单大众化的窗户功能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现代生活中,换气扇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建筑物中,换气扇通常安装在连通室内与室外之间风路的室内侧的壁上,通过换气扇运转,利于空气的流动进行换气,令室内空气环境保持清新。现有的换气扇大多是将叶片套在电动机轴的伸缩端,电动机被固定在电扇旋转的中心处,这种换气扇的缺点是噪声大、耗电多、使用寿命短、调速困难、机身笨重、生产成本高、安装不方便等,极大地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噪、节能、通风效果好且能够自主换气的智能换气窗。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创新性地将换气扇结构运用到窗户中,采取全自动控制方式,及时更新室内空气,健康绿色,实现了自主换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换气窗,其包括内框、外框和玻璃,其中,内框为圆环形,外框内设置与所述内框的外周相匹配的圆孔,所述内框与所述外框之间通过卡槽连接,使得内框可在外框内360°旋转;内框内装设圆形玻璃,该圆形玻璃均分成若干块扇形玻璃,每块扇形玻璃与内框通过中心轴固定在一起,使得扇形玻璃可绕中心轴旋转而实现开闭,中心轴连接第一电动机,扇形玻璃的开闭由第一电动机控制;内框连接第二电动机。当通过调整第一电动机的运转,使扇形玻璃闭合时,形成普通的玻璃窗户,仅具有透光的功能。当通过调整第一电动机的运转,使扇形玻璃开启时,开启的扇形玻璃形成类似传统换气扇的叶片的结构,此时,若未开启与内框连接的第二电动机,则窗户具有普通的通风功能;当开启与内框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时,内框随着电动机转动时,叶片随着内框转动,形成换气扇,实现了进气与排气功能,更新室内空气。
优选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均与空气质量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相连接,以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或者烟雾状况实现实时自动调节换气;更优选地,所述烟雾传感器为离子式烟雾传感器、光电式烟雾传感器或气敏式烟雾传感器。
优选地,外框内的圆孔内设置凹槽,内框的外周设置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内框与外框之间通过凹槽和凸起连接,使得内框可在外框内的圆孔内360°旋转;
优选地,外框为方形外框,特别是正方形外框;更优选地,内框外周与方形外框内切;
优选地,所述外框、内框和/或扇形玻璃为透明材质,以增强透光性能;
优选地,扇形玻璃经过倒角处理,以方便扇形玻璃开合;
优选地,所有扇形玻璃设置为联动结构,使得第二电动机启动时,所有扇形玻璃可以同时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将换气扇结构运用到窗户中,采取全自动控制方式,及时更新室内空气,健康绿色,实现了自主换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换气窗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框2-外框3-扇形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3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卷帘控制系统
- 下一篇:空气污染过滤的窗户、室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