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房建吊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3089.3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20 | 分类号: | E04B9/20;E04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内顶壁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房建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房建吊顶结构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现有的吊顶结构包括多个吊柱、多个前后向梁、多个左右向梁和底板,每个前后向梁均安装在一个吊柱的底端,并且左右向梁与前后向梁为交叉设置,底板安装在前后向梁的底端;使用时左右向梁作为加强筋作用进行更好的稳固;但是这种房间吊顶结构使用中发现,其纵向高度为固定模式,一旦做工成型则无法更改;并且左右向梁做为加强筋在安装时结构不稳固,安装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纵向调节,并且方便左右向梁安装,安装结构更为稳固的房建吊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吊顶结构,包括多个吊柱、多个前后向梁、多个左右向梁和底板,底板安装在前后向梁的底端;所述多个吊柱中每个吊柱均包括上柱、下柱和第一套管,所述上柱的顶端与房屋顶壁固定,所述下柱的底端与前后向梁固定,所述上柱的底端和下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上柱的底端和下柱的顶端均插入并螺装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所述前后向梁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左右向梁包括左梁、右梁和第二套管,所述左梁的左端安装在一个前后向梁的固定槽内,所述右梁的右端安装在相邻的前后向梁的固定槽内,所述左梁的右端和右梁的左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左梁的右端和右梁的左端均插入并螺装在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吊顶结构,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并在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固定盘固定在房屋顶壁上,所述上柱的顶端穿过固定盘并与限位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吊顶结构,所述下柱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下柱的底端通过固定座与前后向梁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旋转第一套管达到控制上柱和下柱相对距离的目的,从而进行纵向调节;通过将左梁的左端卡入至前后向梁固定槽内后,将右梁和第二套管提前安装,之后通过旋转第二套管进行左梁和右梁与固定槽的固定;结构更为紧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吊顶结构,包括多个吊柱、多个前后向梁1、多个左右向梁和底板2,底板安装在前后向梁的底端;多个吊柱中每个吊柱均包括上柱3、下柱4和第一套管5,上柱的顶端与房屋顶壁固定,下柱的底端与前后向梁固定,上柱的底端和下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第一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上柱的底端和下柱的顶端均插入并螺装在第一套管的内部;前后向梁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槽,左右向梁包括左梁6、右梁7和第二套管8,左梁的左端安装在一个前后向梁的固定槽内,右梁的右端安装在相邻的前后向梁的固定槽内,左梁的右端和右梁的左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第二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左梁的右端和右梁的左端均插入并螺装在第二套管的内部;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旋转第一套管达到控制上柱和下柱相对距离的目的,从而进行纵向调节;通过将左梁的左端卡入至前后向梁固定槽内后,将右梁和第二套管提前安装,之后通过旋转第二套管进行左梁和右梁与固定槽的固定;结构更为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吊顶结构,还包括固定盘9,固定盘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并在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板,固定盘固定在房屋顶壁上,上柱的顶端穿过固定盘并与限位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房建吊顶结构,下柱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座10,下柱的底端通过固定座与前后向梁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30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作物秸杆保温砖
- 下一篇:一种拼插式托玻璃角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