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板间稳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3505.X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6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照文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20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板间 稳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板间稳定器,属医疗器械的人体内置入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脊柱融合技术在治疗颈腰痛和颈腰椎不稳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融合率达90%以上。但有研究表明,其临床疗效并未达到相应的期望值;而且坚强内固定和脊柱融合术存在加速邻近节段退变、内固定失败、术后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的可能。有鉴于此,脊柱动态固定正在成为近年来治疗退行性颈腰椎疾病的一种热门技术,也是脊柱外科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包括有人工全椎间盘置换、人工髓核置换、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以及小关节成形装置等5种类型。其中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的植入创伤最小,安全性最高,操作最简单,并发症轻微,即使失败也不影响其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因而发展迅速。虽然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的植入在不牺牲脊柱即刻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其动态固定,术后可分散坚固内固定的负荷传导,避免应力遮挡,棘间产生的撑开力可在手术节段产生相对的后凸,使内折的黄韧带反向张开以减少其对椎管的侵入,增大椎管容积,还可恢复椎间隙高度,增加椎管及椎间孔的面积、卸载后方纤维环的负荷,减少相应节段小关节载荷;术后患者恢复迅速,复发率低,疼痛等症状缓解显著,可早期下床活动等诸多优点。但现有的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尚存在不少缺陷,如有的不能精确地与棘突的厚度相匹配,有的假体与棘突撞击导致磨损反应,有的联接复杂(如棘板间万向动态稳定器),还有的固定器体积过大致术中创伤大、术后体内占位多、安装困难(如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或有的用螺钉固定存在松脱的风险,或有的利用捆绑带长期固定易松弛,有的安装时对骨质切除较多,或需切除棘上韧带或切开棘上韧带(如Coflex、棘间万向稳定器)等问题,难以保证很低的并发症与很好的远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定板为分体式结构,固定板从棘上韧带下方穿过,固定板之间通过卡扣结构扣接成一体,术中不需切除或切开棘上韧带,弹性结构位于棘突、棘间隙的两侧,具有术中不损伤棘上韧带,假体能进行万向弹性活动,假体与棘突的厚度或棘间距的大小匹配性强,植入方便,固定可靠,应力分散,对骨质切除少,对安装的精度要求低,能安装于棘突根部,能适用于腰骶角过大、棘突过矮或棘间距过小等病例的棘板间稳定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棘板间稳定器包括开口固定板、卡扣固定板、弹性结构和卡接装置,弹性结构分别置于开口固定板和卡扣固定板的中部,开口固定板的底部制作有一个或多个倒钩;其特征在于,开口固定板和卡扣固定板通过卡接装置连接。
所述的卡接装置由卡套和连接板构成,卡套位于开口固定板的中部,卡套为中空结构;连接板位于卡扣固定板的中部,连接板的外端制作有螺孔或开槽,卡套上对应制作有螺孔或槽孔,开口固定板的底部有倒钩;所述的卡套和连接板分别为两个,连接板穿入卡套后其上的螺孔与卡套上的螺孔相对应,通过螺钉锁定成一体;或将连接板穿入卡套后从卡套上的槽孔插入折弯器对连接板上的开槽部分进行折弯变形后,使连接板固定于卡套内;连接后开口固定板的半U形和卡扣固定板的半U形组成一完整的U形结构,植入人体后,开口固定板底部的倒钩便钩在棘突的根部。
所述的开口固定板、卡扣固定板、卡套和连接板上制作有至少一个螺孔,用于医用不可吸收缝线、金属丝、锚钉、螺钉或聚乙烯材料辅助固定;所述的开口固定板的两侧制作有钳齿a,卡扣固定板的两侧制作有钳齿b,所述的钳齿a和钳齿b为顺棘突纵轴方向或垂直于棘突纵轴方向,或顺棘突纵轴方向与垂直于棘突纵轴方向相组合。
所述的开口固定板和卡扣固定板的半U形结构上分别制作有贯穿的插口,插口的方向与开口固定板和卡扣固定板的外表面垂直或不垂直,插口内装有活动插板,活动插板上制作有预制防退板、螺孔和凸齿,凸齿位于活动插板的任一面,活动插板的头端制作成坡面,坡面制作有嵌入齿,活动插板的尾端制作有凸台,凸台位于活动插板的任何一面;当活动插板制作成不带凸齿的锥形时,活动插板先不装在插口内,术中根据需要再将活动插板从外向内插入插口后,再利用螺钉拧入或利用折弯器对预制防退板进行折弯变形。
所述的弹性结构包含扭转结构,以及一个或多个相连的U形结构,扭转结构为板状结构、柱状结构、弹簧结构或螺旋结构,所述的U形结构由一个或多个U形结构连接而成,U形结构为U形开口向上或向下的垂直U形,或者是U形开口向内或向外的水平U形,或者是垂直U形与水平U形的组合,或者是一个或多个垂直U形的侧面连接成凹弧或凸弧形成开口向外或开口向内的水平U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照文,未经李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3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足下垂的凳子
- 下一篇:一种腰椎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