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确控制溶液抽滤的集成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3644.2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9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姚强;王琼;朱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夏平 |
地址: | 210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控制 溶液 集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是一种溶液过滤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精确控制溶液抽滤的集成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抽滤实验中,用水作为抽滤的动力,速度较小,因为这完全取决于水自身的水压,不能精确的控制抽滤的速度和大小;同时抽滤瓶的瓶口口径与容量也是固定的,因此考虑到抽滤批次数和抽滤速度的影响,需要设计一种集成式装置,以在长时间多批次的抽滤情况下,能对抽滤速度进行精确控制又的同时又能满足不同直径坩埚要求的问题,使得抽滤的过程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以减少实验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实验室在进行溶液抽滤的过程中,抽滤口口径太过于单一、抽滤的压力与速度大小又无法精确控制等问题。设计一种在保证良好气密性的前提下,适合多类型的抽滤坩埚,抽滤压力与速度可以进行精确控制与调节,同时又能满足多批次抽滤任务的精确控制溶液抽滤的集成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确控制溶液抽滤的集成式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蓄水罐体1,该蓄水罐体1内部作为过滤后废液的储存空间,在其左侧下部设有一个排放口2,用于排放出废液;在该蓄水罐体1的顶部装有气压表3、过滤口4、抽气口5和排气口6,在蓄水罐体1的内部装有屏蔽罩7,所述气压表3与蓄水罐体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同时用防水胶带紧固和密封圈密封;过滤口4外部采用不锈钢材料与蓄水罐体1相连,内部采用橡胶密封;抽气口5、排气口6与蓄水罐体1之间也采用螺纹连接,同时用防水胶带紧固和密封圈密封;屏蔽罩7与过滤口4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抽气口5通过透明橡胶管与机械泵8相连,进行抽气。
所述的气压表3上设有刻度标记。
所述的过滤口4内部的密封橡胶呈倒立梯形状。
所述的抽气口5上设有用以调节抽气速率的抽气阀门。
所述的排气口6上设有用以调节抽滤结束后罐体内部的大气压的放气阀门。
所述的屏蔽罩7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操作性强,效率高,可节省时间,同时也能保证良好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溶解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过程中,改进抽滤装置的问题,使得它可以代替水流抽滤,变为机械泵控制,同时装置中带有手动排水装置,使得废液不会淤积,可实现长时间、多批次的抽滤,装置中自带的气压表,可以随时调节抽滤时的气压大小,满足不同要求抽滤速度的实验。抽滤口内侧用橡胶做成凹槽,呈倒立梯形的形状,也可以满足不同口径的抽滤坩埚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长时间多批次的抽滤情况下,同时又考虑对抽滤速度进行精确控制与满足不同直径坩埚要求的问题,使得抽滤的过程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减少了实验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口与屏蔽罩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一种精确控制溶液抽滤的集成式装置,它包括一个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制作而成的蓄水罐体1,该蓄水罐体1作为过滤后废液的储存装置,可耐较稀的无机酸,但浓的无机酸可使它侵蚀,可耐碱类;密封圈则采用聚四氟乙烯制作而成,可以耐酸、碱和有机溶剂等。该蓄水罐体1的左侧下部设有一个由铜制成的排水口2,耐腐蚀,用于排放出废液。同时在罐体的顶部,装有气压表3,过滤口4,抽气口5,排气口6。在罐体的内部,装有屏蔽罩7,如图1所示。所述的排水口2,用于排放过滤后罐体中的废液。所述的气压表3的表内设有刻度,量程为-0.1~0.15MPa,最小刻度代表0.01MPa。过滤口4外圈用不锈钢制成,能够做到不被腐蚀,内侧用橡胶做成凹槽,呈倒立梯形的形状,可以满足不同口径的抽滤坩埚的要求。在过滤口下方,罐体的内部有呈梯形状的环绕型金属隔离装置,以防止在抽滤过程中液体产生倒吸,进入到抽气管中(如图2)。抽气口5,由罐体引出,通过透明橡胶管与机械泵8相连,抽气口上方设有阀门,可以通过阀门对抽滤时的气压进行调节,并在气压表读数上有显示。排气口6,用于抽滤结束后将罐体内部调节真空状态变为正常大气状态,机械泵8为抽气时提供动力来源。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3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