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热缩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5080.6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8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融南;李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热缩导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热缩导丝。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诊断或治疗十二指肠胆胰系统疾病、消化道支架放置的内镜下微创手术引导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亲水涂层头端和斑马纹外鞘的超滑导丝。
市场上现有的亲水涂层超滑斑马导丝,第二外鞘管从头部亲水涂层引导段末端直至导丝尾端,而斑马纹的作用是为了在内镜直视下可以看到导丝的移动,其有效长度取决于伸出内镜钳道的部分,而置于内镜钳道内和滞留在内镜钳道外的部分斑马纹是没有功能要求的。斑马纹热缩管生产工艺较复杂,目前主要由国外几个大公司控制,采购成本非常高。另外,斑马纹外鞘管整体热缩后包裹在导丝芯轴上,鞘管越长热缩的工艺难度越高,效果越差。
例如:深圳市康医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一种改进的斑马导丝,专利号为:CN201520062248.0,公开了一种不折不弯的改进型超滑显影导丝。不涉及外鞘管的分段热缩。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种斑马导丝,专利号为:CN201310697468.6,公开了一种头端带显影弹簧的导丝。不涉及外鞘管的分段热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段热缩的导丝,伸出内镜端外鞘管仍采用斑马纹,置于内镜钳道内和滞留在内镜钳道外的部分采用单色外鞘管。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产品原材料成本,并且可降低生产工艺难度,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段热缩导丝,包括芯轴,该芯轴从近端向远端依次分为芯轴尾段、芯轴中间段和芯轴首段;所述芯轴尾段外侧包裹有第一外鞘,从而构成导丝尾段;所述芯轴中间段外侧包裹有第二外鞘,从而构成导丝中间段;所述芯轴首段外侧包裹有头部管,且在头部管外侧包裹有亲水涂层,从而构成导丝首段;其中:第一外鞘和头部管均为透明材质或单色材质套管,其中单色不限于黑色或白色,优选黑色,该第一外鞘是通过热缩工艺包裹在芯轴上;第二外鞘是表面有多种颜色相间分布的套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外鞘是表面有黑白两种颜色相间分布(其形状类似于斑马纹)的套管。所述第二外鞘是由第二外鞘Ⅰ和第二外鞘Ⅱ组成,第二外鞘Ⅰ和第二外鞘Ⅱ通过热挤出工艺螺旋交替的融合在一起,第二外鞘Ⅰ和第二外鞘Ⅱ为同一材质不同颜色,材质不限于聚四氟乙烯,本专利材质优选聚四氟乙烯,颜色不限于黄、黑、蓝、橙、白等。
作为优选,所述导丝首段呈直线型结构或者弯角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外鞘为聚四氟乙烯套管。
作为优选,所述芯轴尾段长度大于芯轴中间段长度、芯轴中间段长度大于芯轴首段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芯轴为弹性金属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分段热缩导丝采用分段结构设计,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其中单色外鞘管成本是第二外鞘管成本的25%左右,产品成本显著下降。
2)分段热缩的第二外鞘(由第二外鞘Ⅰ和第二外鞘Ⅱ组成)长度变短,本工序合格率提升0.5%~5%,物料损耗比例降低0.5%~2%。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直线型的分段热缩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弯角型的分段热缩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中图2中C-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导丝尾段10,导丝中间段20,导丝首段30,第一外鞘11,芯轴尾段13、芯轴中间段23,芯轴首段33,第二外鞘Ⅰ21,第二外鞘Ⅱ22,亲水涂层31,头部管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段热缩导丝的具体实施例,图1或图2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段热缩导丝,包括芯轴,该芯轴从近端向远端依次分为芯轴尾段13、芯轴中间段23和芯轴首段33;所述芯轴尾段13外侧包裹有第一外鞘11,从而构成导丝尾段10;所述芯轴中间段23外侧包裹有第二外鞘,从而构成导丝中间段20;所述芯轴首段33外侧包裹有头部管32,且在头部管32外侧包裹有亲水涂层31,从而构成导丝首段30(即为导丝引导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5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