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天线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6751.0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罗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H01Q1/36;H01Q1/52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黄建月 |
地址: | 2153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天线 辐射 单元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移动通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用户量的迅猛增加,各种制式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都在不断扩展,使得天线的辐射单元的需求度不断提高。
在双极化辐射单元系统中,人们已经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已有几种双极化天线问世,但基本上每一种都需要大量的部件,否则将会产生诸如低接受率或低频率波段等缺陷。在现有技术中,如CN1418388A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双极化偶极天线阵,由4组偶极子形成碗状双极化单元,馈电采用同轴线对称馈电。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该天线的特征是,偶极子正方形(3,5)相对垂直线或水平线转动45°地定向,在一个偶极子正方形(3,5)的各两个对置平行的偶极子(113,115)相关的馈电(33,35)是这样进行的,即一条馈电电缆(27)通向一个在一偶极子(13”,15”)上的馈电点(33);从馈电点(33)起,一根连接电缆(37)被布设通向在偶极子正方形(3,5)的各自对置平行的偶极子(13’,15’)上的馈电点(35)并且它在那里与偶极子正方形(3,5)的半偶极子(13’,15’)电连接。
上述现有双极化天线虽然能够取得改善了天线极化参差性能、降低总的电缆成本等效果,但是仍然存在馈电复杂、体积太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天线阵列,以减小天线尺寸,馈电简单,避免了交叉跳线存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包括相互交叉的两个支撑件、位于支撑件一端且包含两组馈电缝隙的辐射面以及馈电网络,每组所述馈电缝隙由分布在同一方向或近似同一方向上且相对的两条缝隙组成,所述馈电网络包括至少在一个所述支撑件上固定的功分部件,所述功分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一主馈电和由所述第一主馈电分出的两路分支馈电,两路所述分支馈电分别延伸到所述辐射面上相对的两条缝隙馈电。
优选地,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分别在两个所述支撑件上固定的功分部件,每个所述功分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一主馈电和由所述第一主馈电分出的两路分支馈电,两路所述分支馈电分别延伸到所述辐射面上相对的两条缝隙馈电,另外两路所述分支馈电则分别延伸到所述辐射面上另外两条相对的缝隙馈电,或者,
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上的功分部件及固定在另一个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二主馈电,所述功分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一主馈电和由所述第一主馈电分出的两路分支馈电,两路所述分支馈电分别延伸到所述辐射面上相对的两条缝隙馈电,所述第二主馈电直接延伸到所述辐射面上另外两条相对的缝隙馈电。
优选地,在所述缝隙上馈电的所述分支馈电或者第二主馈电中,至少有一个馈电的终端直接与所述辐射面的地相连。
优选地,在所述缝隙上馈电的所述分支馈电或者第二主馈电中,至少有一个馈电的终端与所述辐射面的地电容耦合相连。
优选地,在四条所述缝隙中,相对的两条存在错位或者存在角度差。
优选地,两路所述分支馈电中,一路直接延伸到所述辐射面上对应的一条缝隙馈电,另一路则穿过所述支撑件上的孔延伸到所述辐射面上另外一条相对的缝隙馈电。
优选地,在所述辐射面的正上方设置一引向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极化天线阵列,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任意一个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
优选地,可实现的所述双极化天线阵列至少为多频多列天线阵列或单列天线阵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双极化天线存在的尺寸过大、馈电复杂的问题,实现天线的高度可以降低,减薄,且馈电简单,避免了交叉跳线存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双极化偶极天线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未示出辐射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条馈电线的终端与辐射面的地电容耦合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的馈电网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6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