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扳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7276.9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7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陆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亚明 |
主分类号: | B25B13/14 | 分类号: | B25B13/14;B25B13/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5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头(又称扳手),属于五金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活动扳头的开口宽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是用来紧固和起松不同规格的螺母和螺栓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设备装配、修理和维护中,基本结构包括手柄、活扳唇及蜗杆,手柄前端延伸设置有呆扳唇,蜗杆能转动地设于手柄前端的安装腔内,活扳唇的底部成型有与蜗杆配合的蜗齿,活扳唇能滑移地设于手柄前端,与呆扳唇之间形成一扳口,扳口的大小可以通过大拇指撵转蜗杆实现。
由于现有的这种活动扳头调节比较费力,操作不够方便快捷,因此,技术人员作了很多改进,提供了很多用丝杆来驱动蜗杆,进而实现扳口大小调节的技术方案,如专利号为ZL200620068575.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便捷型活络扳手》(授权公告号为CN2868568Y);又如专利号为ZL201320516920.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防尘装置的快速棘轮扳手》(授权公告号为CN203426913U)。但现有技术中就丝杆安装时,往往需要对手柄的一端面进行开槽处理,以便于丝杆能顺利完成安装,安装后然后用盖板就开槽处进行封闭。这样的结构使得手柄正反两面受力不均,对手柄整体的强度影响很大,掉落或在扭力比较大情况下,丝杆易从开槽处脱开,导致扳手失去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丝杆的且对扳头整体破坏较小、受力均匀、整体强度大的活动扳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动扳头,包括手柄、活扳唇、传动机构及丝杆,
手柄,前端延伸设置有呆扳唇并具有一安装腔,前述手柄靠近呆扳唇成型有一滑槽;
传动机构,设于前述的安装腔内,动力输出端具有一蜗杆,动力输入端具有伞形齿;
活扳唇,能滑移地设于前述的滑槽内而与呆扳唇之间形成一能调节大小的扳口,该活扳唇的底部成型有与前述蜗杆啮合传动的蜗齿;以及
丝杆,能转动的设于手柄上并前端部具有与传动机构伞形齿啮合传动的伞形齿轮;该丝杆上设有一能上下滑移的推钮,
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孔或条形槽,该条形孔或条形槽的前端与安装腔之间形成一分隔部,所述丝杆自滑槽的端口插入经安装腔后贯穿通过分隔部,并且,该丝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能转动地设置于分隔部内和与条形孔或条形槽后端内壁,前述的推钮位于条形孔或条形槽内且能上下滑移从而驱动丝杆转动。
传动机构优先如下二种:
第一种,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
蜗杆;
第一齿轮,设于安装腔内并与前述蜗杆同轴转动;以及
第二齿轮,能转动地设于手柄的安装腔内,具有与前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轮齿及与所述伞形齿轮啮合传动的伞形齿。
第二种,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
蜗杆;以及
伞形齿,与所述蜗杆同轴转动并与伞形齿轮啮合传动。
蜗杆的安装优选如下结构:所述的蜗杆通过一自外向内设于扳手前端的锁紧螺钉设于安装腔内。
所述的丝杆为双头丝杆,所述的推钮具有供丝杆贯穿通过的通孔,该通孔两侧分别具有滚珠,该滚珠与丝杆的螺纹适配。推钮推动变得相当轻松,操作更加简便。
为使丝杆保持一定位置,不上下移位,作如下改进:所述的丝杆的前端具有一环形凹槽,一限位柱自分隔部外壁插入并底端伸入前述的环形凹槽而将丝杆限位。
进一步,所述安装腔的端口设置有一能将传动机构和伞形齿轮盖住的盖板。
所述分隔部内设有与丝杆前端转动配合的钢球。钢球充当轴承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滑槽端口正对条形孔的位置具有一供丝杆通过的扩口段。这样伞形齿轮连同丝杆就能从滑槽处插入安装。
所述的伞形齿轮通过一径向设置的定固螺钉设于丝杆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丝杆从滑槽的端口插入经安装腔后贯穿通过分隔部,无需在分隔部的位置进行开槽,因此对扳头整体破坏较小,扳头受力均匀、整体强度大,任意摔打扳头也不会造成丝杆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盖板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立体剖视图。
图4为图1中去除手柄和推钮后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丝杆与推钮的分解放大图。
图6为图1中手柄的另一视角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去除盖板后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立体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亚明,未经陆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7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设备螺栓带电紧固装置
- 下一篇:人防门定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