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自动粉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7377.6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6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杨 |
主分类号: | E04F21/12 | 分类号: | E04F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自动 粉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自动粉墙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粉碎建筑物墙体是建筑施工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主要工序,目前基本采用手工操作,是建筑工人的一项重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工程造价高。目前,在市面上也可以见到代替人力劳动的粉墙机,但是却未能普及使用,其原因在于现有非粉墙机结构设计欠合理,体积大,笨重,耗能多等。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自动粉墙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自动粉墙系统,所述高效自动粉墙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回收装置、位于所述回收装置左侧的握持装置、位于所述握持装置右侧的倒料装置、位于所述倒料装置右侧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上方的弹性装置、位于所述弹性装置下方的第一粉刷装置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粉刷装置上的第二粉刷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下方的滚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侧的第一三角块及位于所述第一三角块上的第一定位杆,所述握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握持架、位于所述握持架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上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三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第一斜杆,所述倒料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右侧的倾斜板、位于所述倾斜板左侧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下方的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三斜杆下方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三斜杆上方盖板及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料箱,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动杆及位于所述推动杆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下方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粉刷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右侧的旋转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刷毛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粉碎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左侧的第四斜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右侧的第三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块一侧的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刷毛、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块上的第二弹簧、固定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五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五斜杆左侧的第四横杆。
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三角块的右表面接触,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回收箱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定位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三角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架呈V字形,所述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杨,未经王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7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空悬挑结构的悬挑型钢支模架
- 下一篇:一种竹木复合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