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锁距离安全的蓝牙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8630.X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发平;吕岩;林锐斌;倪惠青;梁周杰;金烁;徐立朋;刘丁;李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优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锁 距离 安全 蓝牙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锁距离安全的蓝牙智能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密码量小、安全性能差的传统机械式密码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电子密码锁得到了迅速发展。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技术,可以实现语音和数据的无线传输,且一般的移动设备上均设有蓝牙模块。因此,将蓝牙技术应用到门锁上,实现对门锁的打开,不仅方便快捷,且安全性能高。但是,常见的蓝牙智能锁存在如下缺点:须要用户手动输入智能锁密码才能进行开锁操作;其电子密码是预设的,不是控制器随机生成的,安全性低;没有对设备上的电子钥匙数据进行保护,安全性低;需要不停地发射蓝牙信号,扫描邻近的蓝牙设备,以实现自动连接移动终端及开锁的功能,功耗较高。低功耗蓝牙(BLE)支持的传输距离大约是10米,但是10米的可控范围使蓝牙智能锁存在如下问题:在低功耗支持的传输临界距离对智能锁操作,因信号强度弱而导致的传输失败可能性高,影响用户体验;智能锁通常须要支持自动闭锁功能,即开锁后几秒内自动把锁锁上,用户远距离开锁后,不一定能在几秒内完成开门进屋的动作,此时智能锁已自动闭锁,导致用户又需要重新开锁,影响用户体验;在遭遇强盗这种极端的情况下,用户远距离开锁后,强盗可能会在用户之前开门进屋,导致危险;在用户移动终端或智能锁提供自动扫描邻近设备并开锁的功能中,在用户不需要的情况下,常常因为屋内用户离智能锁的距离较近,而导致智能锁被扫描到而自动开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锁距离安全的蓝牙智能锁,实现了在一定距离内自动开锁,方便快捷,且安全性能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锁距离安全的蓝牙智能锁,包括智能锁和移动终端,所述智能锁上设有把手,把手与锁芯相连;所述智能锁内设有锁控制器、信号隔离模块、电机驱动电路、锁蓝牙收发模块、防读保护模块、锁存储模块和锁电源模块;所述信号隔离模块、电机驱动电路、锁蓝牙收发模块、防读保护模块、锁存储模块和锁电源模块均与锁控制器相连接,电机驱动电路与把手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内设有终端控制器、终端蓝牙收发模块、开锁检测模块、加密解密模块、终端存储模块和终端电源模块,终端控制器分别与终端蓝牙收发模块、开锁检测模块、加密解密模块、终端存储模块和终端电源模块相连接,终端蓝牙收发模块与锁蓝牙收发模块相连接。
所述智能锁上设有密码键盘,密码键盘锁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开锁检测模块中设有时钟单元和预设阈值,定时的将终端蓝牙收发模块与锁蓝牙收发模块之间的信号强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终端的开锁检测模块实时的将检测到的智能锁的蓝牙信号强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且仅当移动终端距离智能锁足够近时,检测到的智能锁蓝牙信号强度才会大于预设阈值,此时移动终端才传送电子密码实现开锁,从而实现了在安全距离内实现开锁,提高了智能锁的安全性,且开锁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隔离模块减弱门内的蓝牙信号强度,增强智能锁在门外的蓝牙信号强度,对于同样的预设阈值,门内的移动终端须比门外的移动终端更接近于智能锁才能使检测到的智能锁蓝牙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进而开锁,从而避免门内用户的不需要开锁的情况下自动开锁,进一步提高了智能锁的安全性;防读保护模块保护电子密码防止被外部读取,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通过密码键盘可以实现手动开锁,在无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开锁,增加了其适用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开锁方便快捷,安全性高,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具体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
一种开锁距离安全的蓝牙智能锁,如图1所示,包括智能锁1和移动终端2,智能锁1上设有把手4,把手4与锁芯相连,通过控制把手4可以实现开锁。移动终端2与智能锁1通过蓝牙信号进行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优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优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8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