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剂加速挥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9393.9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7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温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6 | 分类号: | B01D1/16;B01D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陈进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加速 挥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速溶剂挥发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常温下加快溶 剂挥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合成行业中,溶剂是树脂进行化学反应的介质;此外,随着溶剂的 加入,其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着胶液的整体粘度。而在化工行业当中,胶液的 整体粘度又对其后续的加工性有着重要关系。例如,在覆铜板的上胶工艺当中, 由于其产品的多样性,对其上胶工艺有不同的要求,且对胶液粘度的控制尤其 重要,其中,胶液主要为树脂和溶剂的混合物。因此,在覆铜板上胶工艺中, 会经常出现要求胶液在“高粘度态”和“低粘度态”两种状态互相转换的情况。 而胶液从“高粘度态”向“低粘度态”转换可以通过加入溶剂进行稀释的方式 来实现,但胶液从“低粘度态”向“高粘度态”转换时,高温加热对胶液的有 效成分含量会有影响,只能通过自由挥发的方式来实现,但其粘度提升缓慢, 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然而,目前的化工行业里,促使溶剂快速挥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热,例 如采用蒸馏塔等设备或装置,以提升溶剂的挥发率。但是,采用加热的方式, 对于诸如覆铜板行业这样的特定胶液,会对胶液的有效成分含量产生影响,但 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即常温控制条件下,暂时无较好的方法来实现溶剂的快速 挥发。
因此,有必要针对无法采用加热方式挥发的溶剂,提供一种能够在常温下 加速其挥发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常温下加速溶剂挥发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溶剂加速挥发装置, 其包括进液机构及呈中空结构的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风口、 出液口,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向所述罐体内通 入常温的干燥风;所述进液机构包括至少一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设于所述罐体 内并位于所述罐体的上部,且所述喷淋头与设于所述罐体外的胶液盛放装置相 连通,胶液经所述喷淋头注入所述罐体内,并经所述出液口流出。
较佳地,所述进液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喷淋头相连接的管体,所述管体 贯穿所述罐体的侧壁并连接所述胶液盛放装置。
较佳地,所述喷淋头的直径介于20mm到30mm之间,所述喷淋头上的孔 的孔径介于2mm到5mm之间。
较佳地,所述喷淋头距所述罐体的底部的高度介于0.5m到3.0m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头距所述罐体的底部的高度介于1.5m到2.0m之间。
较佳地,所述溶剂加速挥发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出风口处, 用于使所述罐体内形成负压。
较佳地,所述溶剂加速挥发装置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罐体的侧壁上的液位上 线探测口或设于所述罐体的侧壁上的液位上线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所述罐体内 的液位。
较佳地,所述溶剂加速挥发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的侧壁上的气压监控 机构,用于监测所述罐体内的气压。
较佳地,通入所述罐体内的干燥风的通入量介于0.5V/min到2.0V/min之间, 其中,V为所述罐体的容积。
较佳地,所述罐体的顶部呈锥形结构,所述罐体的底部呈倒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溶剂加速挥发装置,包括进液机构及 呈中空结构的罐体;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风口、出液口,罐体的侧壁 上设有若干进风口;进液机构包括至少一喷淋头,喷淋头设于罐体内并位于罐 体的上部,且喷淋头与设于罐体外的胶液盛放装置相连通,胶液经喷淋头注入 罐体内,然后经所述出液口流出,由此增加胶液的表面积;而通过进风口向罐 体内通入常温的干燥风,同时气体通过出风口排出以此来加速气体流动,通过 上述综合方式来提高胶液内溶剂的挥发效率,对覆铜板行业及其它化工相关行 业内无法采用加热方式来促进其内溶剂挥发的特定溶液或树脂胶液,实现常温 下加快胶液中溶剂挥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溶剂加速挥发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 的元件。本实用新型溶剂加速挥发装置100主要用于加速挥发胶液中的溶剂成 分,其中,胶液主要为树脂和溶剂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93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