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式加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9460.7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楚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和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4 | 分类号: | E04H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梁睦宇 |
地址: | 518036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电站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模块式加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换电式加电站作为电能供给,已 成为重要的一环。目前的加电站主要由监控室、配电室、充电室和储能室构 成,监控室、配电室、充电室和储能室均通过混凝土和钢筋在地面上建好框 架,然后在框架内安装相应的设备而构成。这些加电站虽实现了就有的作用, 但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在已规划城市的中心地 带加建电站,用地审批困难大,阻碍加电站的发展;同时,建设周期长也容 易影响加电站的发展。目前的加电站需要在地面上现场一步一步的进行建设, 这容易对加电站的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 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和经济性的模块式加电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加电站, 包括监控室、储能室、配电室和充电室,所述储能室、配电室和充电室均与 监控室连接,同时,所述储能室和配电室均与充电室连接;所述监控室、储 能室、配电室和充电室分别集成于与其相对应的集装箱中,各个集装箱紧密 排列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块式加电站还包括顶棚,所述顶棚安装于监控室、储能 室、配电室和充电室上方,且所述顶棚遮挡住监控室、储能室、配电室和充 电室。
优选的,所述监控室通过1个集装箱构成,此集装箱为第一集装箱;所 述配电室具有2个,所述配电室通过2个集装箱构成,此2个集装箱均为第 二集装箱;所述充电室具有4个,所述充电室通过4个集装箱构成,此4个 集装箱均为第三集装箱;所述储能室通过1个集装箱构成,此集装箱为第四 集装箱;
其中,4个第三集装箱以2个为一组相对设置于地面上;而第一集装箱 和其中一个第二集装箱分别安装于其中一组第三集装箱的上面;而第四集装 箱和另一个第二集装箱分别安装于另一组第三集装箱的上面。
优选的,每组第三集装箱的两端均设有阶梯,且每组第三集装箱的上端 设有廊道,所述阶梯的上端与廊道连接。
优选的,2个所述第二集装箱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监控室通过1个集装箱构成,此集装箱为第一集装箱;所 述配电室具有2个,所述配电室通过2个集装箱构成,此2个集装箱均为第 二集装箱;所述充电室具有4个,所述充电室通过4个集装箱构成,此4个 集装箱均为第三集装箱;所述储能室通过1个集装箱构成,此集装箱为第四 集装箱;
其中,4个第三集装箱以2个为一组相对设置于地面上;而第一集装箱 和其中一个第二集装箱分别紧贴其中一组第三集装箱的两端,第四集装箱和 另一个第二集装箱分别紧贴另一组第三集装箱的两端。
优选的,2个所述第二集装箱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装箱的大小为20英尺,所述第二集装箱的大小为20 英尺,所述第三集装箱的大小为40英尺,所述第四集装箱的大小为20英尺。
优选的,所述充电室内设有电池仓和充电柜,所述电池仓安装有电池, 所述电池和充电柜连接,所述充电柜与储能室连接。
优选的,2组所述第三集装箱的之间设有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模块式加电站中的监控室、配电室、充电室和储能室均利用各个集 装箱构成,这利用各集装箱将监控室、配电室、充电室和储能室进行模块式 设置,则监控室、配电室、充电室和储能室可不需要直接在地面的现场进行 逐一建设,可在加工厂将各个模块制好后,再在现场进行安装,这不令提高 了建设效率,还避免建设模块式加电站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本模块式加电站中的监控室、配电室、充电室和储能室均利用集装箱 构成,这进行模块式设置减少了占地面积,从而降低了用地审批难度,同时, 模块式设置还缩短了加电站的建设周期,故提高了加电站的发展。
3、本模块式加电站中的监控室、配电室、充电室和储能室利用集装箱构 成,各个集装箱紧密排列连接,这紧凑性高,而且在保证充电效率的情况下, 具有小型化和经济化等特点,满足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模块式加电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模块式加电站去掉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和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和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9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