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0404.5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1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蒋智华;刘婧;文家燕;王冬秀;秦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车牌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视觉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是智能车牌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智能交通管理领域,车牌识别技术作为交通管理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其任务是分析、处理汽车监控图像,自动识别汽车拍好,并进行相关智能话数据库管理。车牌识别系统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站、出入控制、公路流量监控、失窃车辆查询、停车场车辆管理等重要场合。
有技术人员提出基于FPGA+DSP实现车牌识别的技术,该技术能够灵活的扩展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ETC不停车收费系统等场合。而该技术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仅能实现对车牌的识别,功能单一;且现有的车牌识别系统不能够准确锁定车辆位置,在阴雨天气这种低亮度的条件下,拍照的画面不清晰,不能够高效准确地识别车牌信息,不利于城市车辆的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拍照画面清晰,能够快速准确锁定车辆位置,高效识别车牌,可实现报警功能的智能车牌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包括摄像头、拍摄控制装置、图片分配处理装置、智能图片分析装置和中央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车辆位置感应装置、目标锁定探头、补光装置、光敏传感器、中心管理服务器、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摄像头、补光装置、目标锁定探头、车辆位置感应装置和光敏传感器安设在入口道闸的立柱上,所述拍摄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车辆位置感应装置、目标锁定探头和光敏传感器连接,拍摄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摄像头和补光装置,摄像头的输出端与图片分配处理装置连接,图片分配处理装置输出端连接智能图片分析装置,智能图片分析装置输出端连接中央数据处理装置,中央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中心管理服务器和显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位置感应装置上设置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图片分析装置包括DA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DA转换模块输入端与图片分配处理装置连接,DA转换模块输出端与中央数据处理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与中央数据处理装置输出端连接,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数据处理装置通过IP网络或VPN网络与中心管理服务器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为LED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拍摄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车辆位置感应装置、目标锁定探头和光敏传感器连接,当车辆开到合适的位置后,车辆位置感应装置向拍摄控制装置发出信号,进而,拍摄控制装置控制摄像头进行拍照,目标锁定探头实时锁定车辆的位置,确保摄像头能够快速准确地抓捕到车辆车牌的照片;在光亮度较差的阴雨天气下,光敏传感器会将亮度信息发射到拍摄控制装置内,拍摄控制装置根据实际亮度需要控制补光装置进行补光,确保照片的拍摄质量,保证拍照画面的清晰,确保装置能够高效地识别车牌;拍摄后的模拟信号通过图片分配处理装置接入到智能图片分析装置,智能图片分析装置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中央数据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同时将数字信号存储到存储模块内。中央处理装置通过比对当前车牌号与数据库内的“黑名单”车牌的车辆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则发出报警信号进行报警,能够有效地防止具有“黑名单”车牌的车辆进行社区内,有效地保证社区安全。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拍照画面清晰,能够快速准确锁定车辆位置,高效识别车牌,可实现报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车牌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拍摄控制装置,2-摄像头,3-补光装置,4-光敏传感器,5-目标锁定探头,6-车辆位置感应装置,7-红外发射器,8-红外接收器,9-图片分配处理装置,10-智能图片分析装置,11-存储模块,12-DA转换模块,13-报警装置,14-中央数据处理装置,15-中心管理服务器,16-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0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