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电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821125.0 申请日: 2015-10-22
公开(公告)号: CN205016281U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发明(设计)人: 张迎辉;孙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三科线缆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B7/18 分类号: H01B7/18;H01B7/04;H01B7/295
代理公司: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地址: 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中山***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 电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和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各国汽车总量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同时由汽车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矛盾也日益加剧。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和减少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乃至海洋冰的消耗,并且鉴于燃油汽车每年消耗的石油资源占全世界石油产量的50%以上,还鉴于利用价格杠杆控制石油资源消耗的手段并不能达到预期,因而各国政府致力推进具有高效、节能、低噪声、零排放等长处的电动汽车。

如业界所知,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利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并且满足道路交通安全要求的车辆,驱使电动汽车的电机工作的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它类似的得以存储电能的装置。由此可知,前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实质上为车载可充电蓄电池的充电设施用电缆。

为了满足对电动汽车的随机充电要求,近年来,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设施如充电站、充电桩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同时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套的电动汽车充电电缆技术也日趋成熟,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201893156U(汽车充电电缆)、CN202067580U(一种新能源大型汽车快速充电用电缆)、CN202771820U(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电缆)、CN203118526U(电动汽车充电电缆)、CN103646699A(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充电电缆)、CN203760137U(电动汽车充电电缆)、CN204130213U(电动汽车充电电缆)、CN104299690A(高柔性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CN204229900U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和CN104517675A(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等等。

已有技术中的包括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在内的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可分为两类:一是实心电缆,所谓的实心电缆是指在缆芯内填充有填充物(大都为弹性填充物),如前述的CN202771820U、CN203760137U和CN104299690A;二是相对于前者而言在缆芯内不加填充物的空心电缆,如前述除CN202771820U、CN203760137U和CN104299690A以外的专利公开的电动汽车充电电缆。

在前述的两类电缆中,前者的抗压效果有所建树,但是柔软性差、笨重以及原材料消耗大而致成本高系其缺憾;后者能弥补前者的缺憾,但是抗压能力脆弱系其不足。如人们所知,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不时地并且难以避免地遭汽车碾压以及出现过度弯曲甚至对折的情形,当遇到此翻情形时,电缆的信号线易遭损坏,使充电电缆无法体现实时计费监控,只能整体更换,不仅影响了充电电缆的合理使用寿命,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还增加了管护方的管护成本。由此可知,前述两类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各自存在顾此失彼因素。

毫无疑问,如何将前述两类电动汽车充电电缆优劣互补而藉以在抗碾压、耐弯曲折叠与柔软性、轻盈性以及体现经济廉价性两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成了业界关注并且期望予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体现优异的抗碾压耐曲折效果又能满足柔软性、柔韧性要求以及避免因笨重而致拖曳困难的电动汽车充电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包括缆芯和位于缆芯外的护套层,缆芯包括一组电源线和一个信号线对,一组电源线和一个信号线对共同位于所述的护套层内,特征在于:所述缆芯还包括有一位于所述护套层内的缆芯支撑骨架,所述的一组电源线并行于缆芯支撑骨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分布,该组电源线中的各两相邻的电源线由缆芯支撑骨架分隔,所述的一个信号线对同样以并行于缆芯支撑骨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容纳于缆芯支撑骨架的中央部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缆芯支撑骨架的外壁上并且沿着缆芯支撑骨架的长度方向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延伸有凸起于缆芯支撑骨架的外壁面的一组缆芯支撑骨架翼,该组缆芯支撑骨架翼的末端构成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与所述护套层接触,并且该组缆芯支撑骨架翼中的各两相邻缆芯支撑骨架翼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电源线容纳腔,所述的一组电源线的数量与电源线容纳腔的数量相等并且每个电源线容纳腔内分配有一根电源线,藉由两相邻的缆芯支撑骨架翼将所述的一组电源线中的各根电源线彼此分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科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科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1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