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铝复合牺牲阳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1332.6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尹鹏飞;张国庆;刘福国;张伟;陈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钢研纳克检测防护技术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F13/16 | 分类号: | C23F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张小娟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牺牲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环境金属结构物防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镁铝复合牺牲阳极。
背景技术
海洋构筑物的阴极保护一般分为保护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保护初期在保护体表面开始形成阴极保护膜,即钙镁沉积层,此时需要的保护电流较大,稳定后维持极化需要的保护电流较小。通常,保护初期所需保护电流密度约为整个保护周期平均电流密度的3~5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保护初期电流密度设计值约为整个钢结构使用寿命期限内平均保护电流密度设计值的两倍左右。这就使得在采用阴极保护时,为了在初期获得足够的保护电流,不得不在设计中投入足够的阳极数量,来实现阴极极化。当极化完成进入保护中期和后期后,所需保护电流大大减少,就使得阳极数量过剩,造成阳极材料的浪费,增加被保护体的载荷。
使用复合牺牲阳极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保护初期活性较大的镁阳极发挥主要作用,在较少的质量下就能发出较大电流。待镁阳极消耗殆尽,进入保护中期和后期后,发生电流较小、电容量高的铝阳极就开始发挥主要作用,以满足阴极保护初期大电流和保护中后期长时间的保护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初期发生电流大、中后期发生电流小保护时间长的镁铝复合牺牲阳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镁铝复合牺牲阳极,该复合牺牲阳极包括铝合金阳极和镁合金阳极,其中,
铝合金阳极包括铝合金体2和铝合金阳极铁芯1,铝合金阳极铁芯1沿轴向穿过铝合金体2;
镁合金阳极包括镁合金体4和镁合金阳极铁芯3,镁合金阳极铁芯3沿轴向穿过镁合金体4;
镁合金阳极铁芯3的两端焊接在铝合金阳极铁芯1上。
所述铝合金阳极铁芯1为U形。
所述镁合金阳极铁芯3为直线形。
所述镁合金阳极铁芯3的长度与铝合金阳极铁芯1的U形开口的长度相等。
所述铝合金阳极铁芯1的两端焊接在被保护体上。
所述镁合金体4的质量为与铝合金体2的5%~20%。
所述镁合金体4和铝合金体2为长条形。
镁合金阳极也可安装于铝合金阳极的上方或侧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少量增加阳极质量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初期发生电流大的要求,并且在中后期发生电流会自动减小,避免了牺牲阳极的浪费,较常规铝合金牺牲阳极可节省阳极用量10%~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牺牲阳极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铝合金阳极铁芯
2铝合金体
3镁合金阳极铁芯
4镁合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镁铝复合牺牲阳极,包括铝合金阳极和镁合金阳极,其中,铝合金阳极包括铝合金体2和铝合金阳极铁芯1,铝合金阳极铁芯1为U型铁芯,其沿轴向穿过铝合金2;镁合金阳极包括镁合金体4和镁合金阳极铁芯3,镁合金阳极铁芯3为直铁芯,其沿轴向穿过镁合金4;镁合金阳极铁芯3的两端焊接在铝合金阳极铁芯1上,铝合金阳极铁芯1的两端焊接在被保护体上。
镁合金阳极铁芯3的长度与铝合金阳极铁芯1的U形开口的长度相等;镁合金牺牲阳极也可安装于铝合金牺牲阳极的上方或侧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钢研纳克检测防护技术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未经青岛钢研纳克检测防护技术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1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极保护电流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缸套内圆熔覆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