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回淤和吹填阶段的管式取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2389.8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9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杰;陈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阶段 管式取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土工具,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吹填工程中取土区回淤和吹填重塑土阶段的取土器。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程的取土区与航道毗邻,其取泥水深达10米以上。例如《天津滨海吹填土》就指出,受渤海回淤影响大,且部分取土区域有相邻单位的吹填排水口,回淤严重。回淤浮泥极细不能作为有效吹填土方,在后期软基处理时极容易吸附在塑料排水板周围形成土柱,堵塞排水通道。故在吹填施工控制过程中,应对吹填土进行取样进行粒径分析。由于取土区回淤土颗粒极小,呈泥水浆状,流动性强,传统简易人工薄壁取土器、敞口式取土器和机械取土器都难以准确取样,绝大部分是只适用于对原状土或施工后的压实土进行取样。而一旦工程取土区与航道毗邻,取水可深达10m以上,例如像天津地区就受渤海回淤影响大,且部分取土区域有相邻单位的吹填排水口。由于回淤浮泥极细不能作为有效吹填土方,这些浮泥在后期软基处理时极容易在塑料排水板周围形成土柱,堵塞排水通道,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土设计一种新的取土器。有设计人就设计了一种取土工具,具体可参照专利号为201520287643.9的《一种改良的取土工具》,其中描述了直筒取土器结合螺旋型取土器的设计,将取土端外壁改为螺旋状刀口,这样在取土时可以旋转切入土壤内部,但是这种结构对于回淤浮泥的取土效率很低,而且也不适应深度大的毗海地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取土区回淤和吹填重塑土阶段准确抽取土样、取土效率更高的管式取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回淤和吹填阶段的管式取土器,包括塑料装泥管,所述塑料装泥管的上端连接有金属管,其中所述塑料装泥管的上端与金属管之间留有溢出口,所述金属管上设置有深度标识,所述金属管的上端设置有接头,所述塑料装泥管的下端设置有内凸圈,所述内凸圈上设置有可启闭阀门,其中所述可启闭阀门与塑料装泥管之间通过合页结构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塑料装泥管和金属管设置有三叉式连接支架。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塑料装泥管下端开口口径为60mm~70mm。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塑料装泥管采用聚氯乙烯材料管。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金属管采用镀锌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取土器针对取土区回淤和吹填重塑土阶段抽取土样的特殊要求,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尤其是通过带溢出口的塑料装泥管配合金属管的设计,在需要取土时,只需要把塑料装泥管插入土壤中,泥浆就可顶开可启闭阀门进入塑料装泥管,并从塑料装泥管的溢出口溢出,直到到达合适的深度,结构简单易用,操作快捷,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回淤和吹填阶段的管式取土器,包括塑料装泥管1,所述塑料装泥管1的上端连接有金属管2,其中所述塑料装泥管1的上端与金属管2之间留有溢出口,所述金属管2上设置有深度标识,其中塑料装泥管1作为装泥容器。所述金属管2的上端设置有接头3,用于根据需要外接管以延长金属管2。所述塑料装泥管1的下端设置有内凸圈4,所述内凸圈4上设置有可启闭阀门5,其中所述可启闭阀门5与塑料装泥管1之间通过合页结构6连接,即可启闭阀门5只能向塑料装泥管1内侧翻转。在正常情况下,塑料装泥管1的可启闭阀门5为关闭。而需要取泥时,把塑料装泥管1插入泥区,可启闭阀门5就顺势被吹填土顶开,泥浆进入塑料装泥管1里。取泥器继续深入下沉过程中,受泥浆压力作用,进入塑料装泥管1的泥浆从上端的溢出口缓慢溢出,可启闭阀门5持续进入泥浆,即塑料装泥管1形成一个泥浆过渡的通道。通过镀锌管标示的刻度判断到达指定深度后,上提取泥器。受泥浆反压,上提过程中启闭阀门关闭,装泥容器内不再有泥浆进入。所述塑料装泥管1下端开口口径为60mm~70mm,以便于操作。所述塑料装泥管1采用聚氯乙烯材料管,其耐腐蚀、抗拉、抗压强度特点有利于取土工作。所述金属管2采用镀锌管,其耐腐蚀能力适合特殊取土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2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液体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开口尺寸取样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