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株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2929.2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光;程昌新;李佛琳;杨焕文;饶智;王超;李觅;王戈;董石飞;李伟;杨应明;罗华元;朱海滨;张静;陈初;胡战军;何晓健;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65023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株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株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溶液培养又叫水培、无土栽培等,是植物吸收的必要元素通过水溶液的形式被植株根系吸收的一种培养方法。溶液培养技术广泛用于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该技术也较长用于室内研究,其具有简单易行、条件容易控制、消除土壤影响等优势,广泛运用于植株营养吸收、根系发育特性等研究领域。由于溶液培养采用水溶液作为培养媒介,缺乏土壤介质中的固定和支持植株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对地上部植株进行有效固定,才能保证根系和植株的正常生长以保证实验研究的准确性。目前对植株的固定一般采用比较粗放的简单茎基部固定或是采用用上往下的拉线固定。这些固定方法对于矮小植株尚可,但对于高大植株,由于重心偏高,其固定效果较差,进而导致植株茎不规则生长,失去研究价值。因此,如何针对高大植株进行溶液培养过程中的有效固定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有很好地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易、固定效果好的植株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植株固定装置,包括植篮和盆体,所述植篮位于盆体顶端,所述植篮内设有植株,所述盆体底部设有连接点,所述连接点连有横向杆一,所述横向杆一一端与连接点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横向杆二,所述横向杆二与竖向杆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杆二与植株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杆一与横向杆二皆为伸缩杆。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杆一、横向杆二和竖向杆皆为铁杆。
作为优选,所述盆体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点位于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杆二与植株相抵的一端设有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与横向杆二为可拆卸连接,所述U型卡槽内附有软性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高大植株重心偏高特点,有效解决了溶液培养中直立固定困难的问题;单个固定系统与盆体底部相连,提高了固定效果,且可旋转连接方便研究处理及目的的多样性;另外,具有伸缩杆的若干个培养个体的连接对于提高整体固定性和适应培养场地均具有较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株固定装置的单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株固定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一种植株固定装置,包括植篮1和盆体2,所述植篮1位于盆体2顶端,所述植篮1内设有植株3,所述盆体2底部设有连接点4,所述连接点4连有横向杆一5,所述横向杆一5一端与连接点4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杆6,所述竖向杆6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横向杆二7,所述横向杆二7与竖向杆6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杆二7与植株3相抵。
所述横向杆一5与横向杆二7皆为伸缩杆。
所述横向杆一5、横向杆二7和竖向杆6皆为铁杆。
所述盆体2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凹槽8,所述连接点4位于凹槽8内。
所述横向杆二7与植株3相抵的一端设有U型卡槽9,所述U型卡槽9与横向杆二7为可拆卸连接,所述U型卡槽9内附有软性垫(未图示)。
实施例2
参阅图2所示,一种多植株固定装置,除在竖向杆上多增加一个组合连接杆10外,其余结构皆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高大植株重心偏高特点,有效解决了溶液培养中直立固定困难的问题;单个固定系统与盆体底部相连,提高了固定效果,且可旋转连接方便研究处理及目的的多样性;另外,具有伸缩杆的若干个培养个体的连接对于提高整体固定性和适应培养场地均具有较好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2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