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复反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3042.5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张福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奇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2 | 分类号: | B60Q1/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复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警示牌。具体说,是具有广角的0度微棱镜回复反射区的反光警示板。尤其适用于设置在货运车辆的车身两侧,以便给左右两侧的过往车辆以警示。
技术领域
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必须在货运车辆的车身两侧设置回复反射器,以便当其他车辆从本车两侧的前方或后方会车时,都能安全通过,避免由于夜间行车看不清而发生交通事故。传统的回复反射器包括底层,该底层为长方形,所述底层的背面有胶层,底层正面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为透明板,其形状、大小与底层相同。与底层相邻的反光层一面上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由呈阵列式排列的0度入射角微棱镜组成。由于所述反光面仅由呈阵列式排列的0度入射角微棱镜组成,经检测,在水平状态下,能达到交通法规规定的反射强度(CIL值)。但当旋转90度呈竖直安装时,其反射发光强度会大幅度降低。因此,这种回复反射器只能水平安装,无法竖直安装,只能用在能水平安装的车辆上,难以用在仅可竖直安装的车辆上,使用场合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回复反射器。这种回复反射器,使用场合不受限制,能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回复反射器,包括底层,底层正面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为透明板,其为矩形。与底层相邻的反光层一面上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由呈阵列式排列的微棱镜构成。其特点是所述反光面由两个第一反光面和两个第二反光面组成,所述两个第一反光面和两个第二反光面是在矩形反光面上由两个对角线分割而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一反光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二反光面。其中,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间呈相对布置且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平分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呈水平布置,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间呈相对布置且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平分线均位于另一个同一直线上并呈竖直布置。使得所述第一等腰三角形与第二等腰三角形间呈互转90°布置。
其中,所述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一反光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二反光面均由广角的0°微棱镜呈阵列式排列而成。
所述反光层为长方形。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所述反光面由两个第一反光面和两个第二反光面组成,所述两个第一反光面和两个第二反光面是在矩形反光面上由两个对角线分割而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一反光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二反光面;其中,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间呈相对布置且它们的平分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呈水平布置,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间呈相对布置且它们的顶角平分线均位于另一个同一直线上并呈竖直布置;所述第一等腰三角形与第二等腰三角形间呈互转90°布置。且第一等腰三角形反光面和第二等腰三角形反光面均为广角的0度微棱镜回复反射区。无论是水平安装,还是竖直安装,始终有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形反光面或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平分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呈水平布置,使得这种回复反射器既能水平安装,又能竖直安装,既能用在能水平安装的车辆上,又能用在可竖直安装的车辆上,不仅使用场合不受限制,还能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回复反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复反射器包括底层1,所述底层1为长方形。底层1正面设置有反光层3。所述反光层3为透明板,其形状、大小与底层1相同。反光层3的四边均有下凸筋,底层1的上表面四边均有与下凸筋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下凸筋呈紧密状卡入所述凹槽内,使得反光层与底层的邻面间留有间距。
与底层1相邻的反光层3那一面上设置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由呈阵列式排列的微棱镜构成。所述反光面由两个第一反光面5和两个第二反光面4组成,所述两个第一反光面5和两个第二反光面4是在长方形反光面上由两个对角线分割而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一反光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二反光面。其中,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间呈相对布置,且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平分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呈水平布置,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间呈相对布置,且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形反光面的顶角平分线均位于另一个同一直线上并呈竖直布置。这样一来,使得所述第一等腰三角形与第二等腰三角形间呈互转90°布置。
所述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一反光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第二反光面均由广角的0°微棱镜呈阵列式排列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奇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奇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3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衬装置和内衬部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照灯的水平自动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