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车倒角车床上下料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3453.4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0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豪基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车 倒角 车床 上下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自动车倒角车床上下料轴承。
背景技术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古代的车床是靠手拉或脚踏,通过绳索使工件旋转,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的。
1797年,英国机械发明家莫兹利创制了用丝杠传动刀架的现代车床,并于1800年采用交换齿轮,可改变进给速度和被加工螺纹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国人罗伯茨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来改变主轴转速。
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1848年,美国又出现回轮车床。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单轴自动车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20世纪初出现了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火、汽车和其他机械工业的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和专门化车床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产率,40年代末,带液压仿形装置的车床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多刀车床也得到发展。50年代中,发展了带穿孔卡、插销板和拨码盘等的程序控制车床。数控技术于60年代开始用于车床,7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车床的飞速发展,已经适用于大批量的产品生产,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进行流水线生产的自动车倒角车床上下料轴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进行流水线生产的自动车倒角车床上下料轴承。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自动车倒角车床上下料轴承,包括旋转轴、深沟球轴承、轴承套、轴承支座、弹性部件、取料夹、销钉,其特征在于取料夹通过销钉与旋转轴连接,销钉与旋转轴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旋转轴套接在深沟球轴承内,深沟球轴承外设置有轴承套,轴承套与轴承支座固定连接。弹性部件为圆柱螺旋弹簧。取料夹为盘式夹。深沟球轴承为双排球轴承。
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料夹采用盘式夹结构,可以夹取各种形状的物料,而且与旋转轴连接处通过弹性部件与销钉辅助连接,可以缓冲上下料过程中与物料接触时的冲击力,方便实用。同时,整体通过深沟球轴承与轴承套连接后再通过轴承支架与车床连接,运动方式灵活。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旋转轴,2—深沟球轴承,3—轴承套,4—轴承支座,5—弹性部件,6—取料夹,7—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自动车倒角车床上下料轴承,包括旋转轴1、深沟球轴承2、轴承套3、轴承支座4、弹性部件5、取料夹6、销钉7,其特征在于取料夹6通过销钉7与旋转轴1连接,销钉7与旋转轴1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5,旋转轴1套接在深沟球轴承2内,深沟球轴承2外设置有轴承套3,轴承套3与轴承支座4固定连接。弹性部件5为圆柱螺旋弹簧。取料夹6为盘式夹。深沟球轴承2为双排球轴承。
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料夹6采用盘式夹结构,可以夹取各种形状的物料,而且与旋转轴1连接处通过弹性部件5与销钉7辅助连接,可以缓冲上下料过程中与物料接触时的冲击力,方便实用。同时,整体通过深沟球轴承2与轴承套3连接后再通过轴承支架与车床连接,运动方式灵活。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豪基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豪基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3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车倒角车床上下料机械手
- 下一篇:正向全自动多头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