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砟轨道底座板横向排水坡度误差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3695.3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杨七正;张浩;王新民;李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底座 横向 排水 坡度 误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用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横向排水坡度误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板式无砟轨道是一种高速铁路单元式无砟轨道结构,该种结构自上而下由预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隔离层(土工布)、钢筋混凝土底座(底座中部设有限位凹槽)、线下工程(路基、桥梁、隧道)组成。其中底座宽度大于轨道板宽度,在底座边部设计6%的排水坡度,有意将排水坡起点置于轨道板下方距轨道板边缘50mm处,目的是防止雨水进入轨道板与底座之间形成病害。
目前的施工作业水平较低,底座多采用人工进行混凝土浇注、振捣和抹面作业,受人为操作水平的制约,排水坡度往往难以控制到设计标准,常常略大于或小于设计坡度。
灌注自密实混凝土之前,需要沿着轨道板四周安装封边模板,由于底座横断面两端设有排水坡度,横向模板两端需要设计专门的适应坡度变化的转角模板,因排水坡度不够标准,无法采用统一坡度的转角模板,为防止转角处漏浆,专门设计了适应不同坡度的转角模板。根据模板安装位置处不同的排水坡度,安装相应坡度的转角模板,达到防止漏浆的目的。
按照设计标准排水坡度,转角模板底部应有3mm的逐渐降低变化,但坡度不标准时,往往出现需要增加或减小1~2mm,将转角模板加工成正反向倒置通用的形式,并分别加工成标准、+1mm、+2mm、-1mm、-2mm等种类并显著标识,便于安装时选用。
虽然采用了正倒置通用、有级调整等措施,但实际排水坡度的检测十分困难,常常是安装后发现不合适再行更换,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排水坡度检测困难导致安装不适需反复更换存在费时费力且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横向排水坡度误差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无砟轨道底座板横向排水坡度误差检测装置,包括紧贴底座板上表面的水平靠尺和紧贴底座板侧壁且与水平靠尺固定的垂直靠尺,水平靠尺上开有竖向通槽,且水平靠尺上设置有穿在排水坡高端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左端套在其上且位于竖向通槽内的测杆,测杆的中部设置有与其垂直且位于其下方的测杆探针,垂直靠尺的右侧面为圆弧面,且垂直靠尺上开有弧形读数槽,测杆的右端设置有位于弧形读数槽右侧的读数指针。
进行检测作业时,利用较长的水平靠尺的自重保持尺面与底座顶面稳定接触,利用垂直靠尺保持与底座侧面接触,实现检测装置定位;随后利用测杆转轴位置及测杆探针长度,使测杆与设计坡面形成平行关系,并在弧形读数槽上标注“0”误差;将测杆探针设置在轨道板边缘位置(即横向模板最外端位置),通过触探实际坡面的对应位置,反映出该点的高低;利用读数指针与弧形读数槽上“0”、+1、+2、-1、-2的关系,直接测出选用转角模板的坡度型号,最后根据测出的坡度转角模板的型号,指导安装相应型号的转角模板,克服了现有排水坡度检测困难导致安装不适需反复更换存在费时费力且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可直接读取底座坡度的实际误差值,进而选用转角模板加高或降低值的型号,可大幅度提高转角模板安装的正确性,克服了反复试装的问题,省时省力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该装置与正倒置转角模板配合使用,可使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封边模板的密封性能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平靠尺,2-垂直靠尺,3-转轴,4-测杆,5-测杆探针,6-弧形读数槽,7-读数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无砟轨道底座板横向排水坡度误差检测装置,包括紧贴底座板上表面的水平靠尺1和紧贴底座板侧壁且与水平靠尺1固定的垂直靠尺2,水平靠尺1上开有竖向通槽,且水平靠尺1上设置有穿在排水坡高端的转轴3,转轴3上设置有左端套在其上且位于竖向通槽内的测杆4,测杆4的中部设置有与其垂直且位于其下方的测杆探针5,垂直靠尺2的右侧面为圆弧面,且垂直靠尺2上开有弧形读数槽6,测杆4的右端设置有位于弧形读数槽6右侧的读数指针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3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