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廊施工模板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4114.8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6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臧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2 | 代理人: | 沈耀忠 |
地址: | 224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施工 模板 固定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管廊施工模板的固定结构。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管廊施工过程中模板安装均面临着模板固定难题,常用的方法是搭建脚手架,这样就使得基坑的开挖方量大,施工周期长,成本高,费时费力,而且模板的上下口误差较大,施工完成后拆模板前,先要拆除脚手架才能拆除模板,这样工作就变得很繁琐,成本很高。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管廊施工模板的固定结构,其结构为:外模的下端定位结构为:L形固定件(7)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6)地基中,L形固定件(7)的另一端上依次套接有模板(5),支撑方木(4)和槽钢(3),L形固定件(7)的末端用垫圈(2)和螺母(1)固定,外模的上端的定位结构为:螺杆(11)将左右两侧的模板(5)、支撑方木(4)、槽钢(3)贯穿,两头用螺母固定;内膜定位结构为:内膜固定件(8)顶在两对边的横向管上,横向管顶着支撑方木A(10)上,支撑方木A(10)顶着模板A(9)上。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是这样的:在做地下管廊地基的时候将L形固定件(7)的一端埋混凝土中,在施工边墙的时候将槽钢(3)、支撑方木(4)、模板(5)用螺母固定在L形固定件(7)上,搭建好边墙的内模板就可以做地下管廊的边墙施工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模板安装快速便捷,基坑的开挖方量小,施工周期短,成本底,不存在模板上下口误差大的问题,拆模板简便,施工成本很底。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L形固定件(7)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螺母,2、垫圈,3、槽钢,4、支撑方木,5、模板,6、混凝土,7、L形固定件,8、内膜固定件,9、模板A,10、支撑方木A,11、螺杆,12、凹形卡扣。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地下管廊施工模板的固定结构,其结构为:外模的下端定位结构为:L形固定件(7)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6)地基中,L形固定件(7)的另一端上依次套接有模板(5),支撑方木(4)和槽钢(3),L形固定件(7)的末端用垫圈(2)和螺母(1)固定,外模的上端的定位结构为:螺杆(11)将左右两侧的模板(5)、支撑方木(4)、槽钢(3)贯穿,两头用螺母固定;内膜定位结构为:内膜固定件(8)顶在两对边的横向管上,横向管顶着支撑方木A(10)上,支撑方木A(10)顶着模板A(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4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纤维砼艺术井盖
- 下一篇:一种用于漏砂报废管井的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