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油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4602.9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6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飞虎 |
主分类号: | F16N7/00 | 分类号: | F16N7/00;F16N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设备 供油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辅助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油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是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提供充电设备。电动汽车为了连续行驶就要求其电能得到补充。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中的充电方式中包含快速充电,常规充电和慢速充电。这些充电方式体现为充电不同的充电模式。同样在电池快速更换的方式下,电池组从车上卸下后也是用一定的模式为电池充电。不同特性的电池,充电模式不尽相同;不同需求的电池,充电模式也不同。有交流、直流模式,有限压、限流模式等等。然而,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油润滑装置上缺少有助于提供不同功能的控件安装区域及实现润滑油的降温及液位检测功能的装置,有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油润滑装置上缺少有助于实现油液的补给、油箱的防尘及提供多种观察油液液位观察方式的装置,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油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油润滑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顶部设有硬管,所述硬管与降温管连接,所述降温管直通油箱内,所述硬管与制冷箱连接,所述制冷箱底部通过控线管与检测箱连接,所述检测箱与横杆连接,所述横杆横穿整个油箱,所述横杆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套,所述油箱一侧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与伸入油箱内的供油管连接,所述供油管上安装有闸阀,所述油箱的顶端设有玻璃罩,所述玻璃罩上安装有防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箱底部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底部与供油装置连接,所述供油装置底部与出油连接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油装置包括管道和安装于管道内的折叠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位传感器套有多个。
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装置整体固定,即可进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油润滑工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温管、制冷箱、控线管、检测箱、横杆和液位传感器套有助于提供不同功能的控件安装区域及实现润滑油的降温及液位检测功能,通过设置预留孔、供油管、闸阀、玻璃罩和防尘板有助于实现油液的补给、油箱的防尘及提供多种观察油液液位观察方式,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硬管;3、降温管;4、制冷箱;5、控线管;6、检测箱;7、横杆;71、液位传感器套;8、预留孔;9、供油管;91、闸阀;10、玻璃罩;101、防尘板;11、油槽;12、出油连接套;13、管道;131、折叠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油润滑装置,包括油箱1,所述油箱1顶部设有硬管2,所述硬管2与降温管3连接,所述降温管3直通油箱1内,所述硬管2与制冷箱4连接,降温管3、制冷箱4、控线管5、检测箱6、横杆7和液位传感器套71有助于提供不同功能的控件安装区域及实现润滑油的降温及液位检测功能,所述制冷箱4底部通过控线管5与检测箱6连接,所述检测箱6与横杆7连接,所述横杆7横穿整个油箱1,所述横杆7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套71,所述液位传感器套71有四个。
所述油箱1一侧设有预留孔8,所述预留孔8与伸入油箱1内的供油管9连接,所述供油管9上安装有闸阀91,所述油箱1的顶端设有玻璃罩10,所述玻璃罩10上安装有防尘板101,预留孔8、供油管9、闸阀91、玻璃罩10和防尘板101有助于实现油液的补给、油箱1的防尘及提供多种观察油液液位观察方式,所述油箱1底部设有油槽11,所述油槽11底部与供油装置连接,所述供油装置包括管道13和安装于管道13内的折叠棉板131,所述供油装置底部与出油连接套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飞虎,未经张飞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4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DMOS晶体管、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NMOS晶体管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