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一机两流板坯连铸机二次冷却室的排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4745.X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0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程灯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4 | 分类号: | B22D1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一机两流板坯连铸机 二次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在现场对金属连续铸造坯料进行冷却后处理的附属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一机两流板坯连铸机二次冷却室的排蒸装置。
背景技术
板坯连铸机二次冷却室(简称二冷室)在利用二次冷却水冷却铸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因此需设排蒸系统。对于一机两流板坯连铸机二冷室,由于空间限制以及检修设备等原因,目前排蒸方式多采用在两流二冷室的外侧布置侧吸风口,蒸汽经吸风口、风道、风机、排汽筒排出室外。
但这种排蒸方式的整体排蒸效果不佳,其缺点主要在于:二冷室水平段内侧和扇形段底部内侧产生的高温蒸汽距侧吸风口太远,且由于高温蒸汽密度相对较小,气流在浮力作用下会向上流动,二冷室外侧吸风口很难在此处形成有效的负压引导气流从而将蒸汽吸走。上述区域产生的蒸汽会不断积聚,并向检修平台、主操作平台及厂房上方大量飘散,导致雾气缭绕。时间一长,水汽会严重腐蚀厂房钢结构和机械设备,并影响检修人员对此区域设备的巡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修建方便、排蒸彻底、避免泄露的冷却后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一机两流板坯连铸机二次冷却室的排蒸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一机两流板坯连铸机二次冷却室的排蒸装置,包括一流扇形段、一流水平段、二流扇形段和二流水平段,一流扇形段的尾端连接一流水平段的首段构成一流段,二流扇形段的尾端连接二流水平段的首段构成二流段,一流段和二流段相对平行设置,一流段和二流段之间设有通道,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流二冷室、一流外侧吸风管、二流二冷室、二流外侧吸风管和排蒸管,一流段的下部和二流段的下部分别设有一流二冷室和二流二冷室,排蒸管设于一流段和二流段之间通道的上方,排蒸管的首端设于一流扇形段和二流扇形段之间,排蒸管的尾端设于一流水平段和二流水平段之间,排蒸管的下侧设有可调节吸风口,排蒸管的尾端通过风管连接独立的副排蒸风机,排蒸管的两侧通过内侧吸风口分别连接一流二冷室的内侧和二流二冷室的内侧,排蒸管和风管的底部都衬有隔热板,一流二冷室的外侧和二流二冷室的外侧分别连接一流外侧吸风管和二流外侧吸风管,靠近排蒸管尾端的一流外侧吸风管和二流外侧吸风管都连接至独立的副排蒸风机,其余的一流外侧吸风管和二流外侧吸风管都连接至主排蒸风机。
所述的用于一机两流板坯连铸机二次冷却室的排蒸装置,其特征是:排蒸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垂直方向的高度,所述矩形的横截面积顺着排蒸管首端至尾端方向逐渐增大;风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在一流二冷室和二流二冷室的中间区域布置排蒸管,排蒸管下面吸风口处于扇形段底部及水平段内侧板坯的斜上方,在适当的风速下,吸风口周围可形成一定的引导气流,当扇形段底部和水平段内侧产生高温蒸汽时,高温蒸汽由于浮力向上流动,与向斜上方流动的引导气流趋于一致,从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排蒸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流二冷室中间区域布置排蒸管及吸风口,使该区域空间形成连续的负压,可减少蒸汽在此区域聚集,由于二冷室空间是连通的,这样可避免该区域因蒸汽聚集形成局部正压而使该区域蒸汽向其他区域持续发散,减少了其他区域所需的排蒸量,进而提高了整体的排蒸效果,基本杜绝了二冷室的蒸汽散逸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修建方便,排蒸彻底,避免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一机两流板坯连铸机二次冷却室的排蒸装置,包括一流扇形段11、一流水平段12、二流扇形段21、二流水平段22、一流二冷室13、一流外侧吸风管14、二流二冷室23、二流外侧吸风管24和排蒸管3,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结构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47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件自动化加工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盖的型芯组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