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无纺布网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4841.4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3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程桂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洲无纺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06 | 分类号: | B65D30/06;B65D30/20;B65D3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无纺布 网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无纺布网袋。
背景技术
网袋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包装物,一般用于包装水果和球类等物品。现有带网一般是利用网绳编织而成,其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此外,传统的网袋在收纳时容易相互纠缠,甚至打结,对二次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折叠收纳,易于生产,方便携带的折叠式无纺布网袋。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式无纺布网袋,它由四边形的无纺布模切而成,当其处于折叠状态时呈薄片结构;在折叠状态下,其薄片结构的中心区域为用于构成袋底的袋底区,环绕所述袋底区的区域为用于构成袋网的袋网区,所述袋网区包括多圈环绕袋底区内外分布的虚线切纹圈,每一所述虚线切纹圈由至少四道沿同一圈分布的切纹构成,其中相邻虚线切纹圈之间的切纹相互错开,相间虚线切纹圈之间的切纹相互对齐;通过向上拉伸袋网区展开网袋。
进一步,当其处于折叠状态时,其两侧分别为用于构成袋耳的袋耳区,每一所述袋耳区内包括一道长形的切纹。
进一步,其材质为聚丙烯无纺布。
进一步,所述无纺布的至少一面覆盖有铝膜层,所述铝膜层上具有与无纺布层相同的切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式无纺布网袋由四边形的无纺布模切而成,易于生产。通过平摊为片状的方式折叠,易于折叠,并且折叠后呈片状结构,其结构紧凑易于收纳和携带。当其处于折叠状态时,其中心区域为用于构成袋底的袋底区和位于袋底区的外围区域为用于构成袋网的袋网区。在使用时只需将待装物放在袋底区上,随后将袋网区往上拉起,袋网区就会沿着其上的切纹变形形成袋网,袋网和袋底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网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袋底区,2-袋网区,21-虚线切纹圈,3-袋耳区,4-袋底,5-袋网,6-袋耳。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无纺布网袋由四边形的无纺布模切而成,易于生产。在本实施例中,其材质为聚丙烯无纺布,同时在无纺布的至少一面覆盖有铝膜层,所述铝膜层上具有与无纺布层相同的切纹,设置铝膜层可使其具有防水效果,同时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定形效果并增强其强度。
网袋通过平摊为片状的方式折叠,当网袋其处于折叠状态时呈片状结构,其中心区域为用于构成袋底4的袋底区1。袋底区1的外围区域为用于构成袋网5的袋网区2,袋网区2包括多圈围绕袋底区1内外分布的虚线切纹圈21,每一所述虚线切纹圈21由至少四道沿同一圈分布的切纹构成,其中相邻虚线切纹圈21之间的切纹相互错开,相间虚线切纹圈21之间的切纹相互对齐。在本实施例中还在其两侧分别为用于构成袋耳6的袋耳区3,每一所述袋耳区3内包括一道长形的切纹。
参见附图2所示,在使用时只需将袋网区2网上拉起,袋网区2就会沿着其上的切纹变形,由于相邻虚线切纹圈21之间的切纹相互错开,且相间虚线切纹圈21之间的切纹相互对齐,因此当袋网区2往上拉时,袋网区2内的每一道切纹都会形成为一个近似六边形的网眼,各网眼紧密排列形成袋网5,其结构相对稳定。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袋耳区3在展开后会成为袋耳6,便于使用者携带,同时通过袋耳6也便于对袋网区2拉伸变形,展开网袋。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洲无纺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洲无纺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4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