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槽式聚光的吸附式制冷辐射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5817.2 | 申请日: | 2015-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9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季旭;刘佳星;李海丽;宋向波;张华;许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7/00 | 分类号: | F25B27/00;F25B17/00;F25B41/06;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聚光 吸附 制冷 辐射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槽式聚光的吸附式制冷辐射空调系统,属于太阳能制冷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也逐渐对室内环境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至于对室内的空调而言已不再只局限于能在夏天降温,而且对室内环境的环保、健康、舒适性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另外,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数据显示,建筑能耗占到整个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建筑节能成为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而在建筑能耗中占最大比重的空调系统,其节能也就成为重中之重,而太阳能制冷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夏季电能的消耗,符合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缓解了全球能源的紧张、臭氧层的破坏、气候的变暖等问题。然而夏季的制冷量需求最大太阳能辐射也最强,所以辐射资源和制冷用能需求具有良好的季节匹配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槽式聚光的吸附式制冷辐射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吸附式制冷原理,在室内设计一套对室内区域进行温度湿度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因此可以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实现节能和舒适效果。利用吸附式制冷原理,电能使用少、节约能源、不存在氟利昂破坏大气层问题、保护环境,对室内区域进行温度湿度控制,能源利用率高,减少不必要的无用功。而卧室空调只在夜晚使用,符合太阳能吸附式制冷规律,能源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太阳能槽式聚光的吸附式制冷辐射空调系统,包括槽式聚光集热器、吸附床、冷凝器、冷却塔、蒸发器、冷冻水槽、毛细管冷辐射盘管、导热油泵、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导热油阀、真空阀、冷却水阀、节流阀和必要的连接管道,利用槽式聚光集热器收集太阳能,采用吸附式制冷系统实现制冷;吸附床经过受热/降温,解吸/吸附制冷剂,并通过冷凝器冷凝,储存于蒸发器中,制冷剂蒸发制冷,与冷冻水槽里的冷冻水进行换热,将冷量通过毛细管冷辐射盘管送入室内,最终在室内进行冷辐射制冷,
所述槽式聚光集热器经导热油阀连接到吸附床外围的保温箱的进液口,保温箱的出液口通过管道经导热油泵送入槽式聚光集热器进行加热。
所述吸附床制冷剂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的进气口,冷凝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经节流阀连接蒸发器的进液口。
所述蒸发器设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蒸发器的输出端即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床制冷剂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吸附床制冷剂出气口和进气口为同一个端口,吸附床解吸时为出气口,吸附床吸附时为进气口。
所述冷冻水槽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经冷冻水泵连接毛细管冷辐射盘管的进液口,毛细管冷辐射盘管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冻水槽的进水口。
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经冷却水泵连接冷却塔的进水口,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经冷却水阀连接冷凝器的进水口。
所述冷凝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冷却水在管外流动,制冷剂在管内流动,管外各管间设置一些圆缺形的挡板,其作用是提高管外冷却水的流速,使流体充分流经全部管面,改善冷却水对管子的冲刷角度,从而提高换热强度,充分冷却管内的制冷剂。
所述毛细管冷辐射盘管安装在室内的屋顶,毛细管冷辐射盘管采用U形布置,有利于在室内进行冷辐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太阳能完成制冷过程,使得室内制冷不再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制冷过程不会产生氟氯烃物质,避免的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并实现了一个一年四季室内温度始终能够保持均衡的,而且更舒适,更利于生活居住的室内环境。这是因为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不像传统空调系统那样吹出大量温差的冷、热风并且一阵阵的、不均匀的对流现象(这会降低热舒适感,引发多种疾病。)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能提供更均匀的冷辐射并含无吹风感的新风,并且空气含湿量达到舒适标准。
另外,使用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将避免传统空调任何嘈杂的风机声打扰休息办公,室内空间更加宽阔并且环境宁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5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单元均流高效矩形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温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