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喷混凝土旋转湿喷加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6358.X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宾;刘卫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旋转 加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干喷混凝土旋转湿喷加水装置,适用于现场干喷混 凝土喷嘴端头加上该装置,到达湿喷的目的。
背景技术
喷射混凝土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灵活、快速和 经济等优点,主要用于地下建筑工程,如矿山竖井、平巷的支护、隧 道及大型涵洞的衬砌等,及公路、铁路等工程,近几年也应用于工 民建,如基坑边坡支护,建筑结构的加固和修补等。
喷射混凝土是将混凝土拌和物直接喷射到施工工作面上,可以 不用模板或少用模板,节省了模板材料,而且节省了支模、拆模时间, 有利于缩短工期。目前,喷射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存在很 大的问题,一是施工时由于强烈的喷射作用使混凝土撞击到施工面 后,部分混凝土被反弹落到地下,造成了材料的极大浪费;二是喷 射施工现场,粉尘浓度过大,施工条件恶劣。
干喷法是最早发展的喷射方法,应用较广泛,干喷法是将水泥 砂子、石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干拌料后,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和均匀,再 投人到喷射机内用压缩空气输送到喷嘴,在喷嘴处加人水混合之后, 以一定的压力、角度、喷射到受喷面上的方法。干喷法施工工艺流 程简单、方便,但干喷法工作面粉尘及回弹量均较大,工作环境差, 喷料时有脉冲现象,喷料均匀度较差。
湿喷法是凭借压缩空气或输送泵将预先按设计配比的混凝土输 送到喷嘴在与速凝剂混合,然后高速喷射到受嘴面。两者的区别是混 凝土在管道中的运动状态不同,凭借压缩空气为动力时混凝土在管道 中以“稀薄流浮游”前进的方式高速输送到喷嘴;以混凝土泵为动力 时混凝土在管道中以“稠密流”方式低速输送到喷嘴,并在喷嘴处与压 缩空气和速凝剂混合,然后高速喷向受喷面。湿喷法回弹量、粉尘浓 度均较低,但湿喷机具设备较复杂、且易磨损,湿喷法速凝剂精确加 入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缓冲装置,有效地 解决了上述干喷法喷射混凝土不均匀、回弹量和粉尘含量高的问题。
干喷混凝土旋转湿喷加水装置,该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导向滑道 2、缓冲套筒3、进水阀门,进水阀门包括第一进水阀门4、第二进水 阀门5,缓冲套筒3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1、出料口6;导向滑道2 设置在缓冲套筒3内;进水阀门设置在缓冲套筒3的外围周向。
导向滑道2为折线状,导向滑道2分为三段结构即第一折线段、 第二折线段、第三折线段,其中,第一折线段连接在缓冲套筒3的端 部与缓冲套筒3的周向,第三折线段连接在缓冲套筒3的周向与缓冲 套筒3的另一端部;第二折线段连接第一折线段和第三折线段,第二 折线段连接在缓冲套筒3的周向;第一折线段与第三折线段对称布 置。
第一进水阀门4设置在第一折线段与第二折线段相交的缓冲套 筒3周向处;第二进水阀门5设置在第二折线段与第三折线段相交的 缓冲套筒3周向处。
所述第一折线段与水平向的夹角为15°-3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能改变喷射混凝土的运动轨迹,使其简 单的直线运动变成旋转圆周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能改变加水与喷射混凝土射流的方向, 使其有原来垂直向加水变为平行向加水,便于水与喷射混凝土更好地 融合;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由原来的单一级加水变为多级加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图。
图中:1、进料口,2、导向滑道,3、缓冲套筒,4、第一进水阀 门,5、第二进水阀门,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使用非常方便,对于常规的干喷混凝土机喷 嘴端部开一个口,采用螺丝连接(塑料垫片密封)的方法连接即可, 水管连接两个龙头即可。
缓冲装置的关键在于必须使喷射混凝土在缓冲装置里面螺旋前 进一圈以上;螺旋管的直径可以与喷射管一样大,也可以比喷射管直 径大。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能够有效与喷射混凝土流向的变化,喷射 混凝土螺旋运动加强喷射混凝土搅拌作用,使喷射混凝土中水泥、砂、 水三者在喷射到受喷面前更好地融合,回弹量、粉尘含量可以减少 3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6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分级让压锚杆
- 下一篇:一种基于油电混合动力并车的节能型钻修机电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