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诊断设备准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7087.X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文;李晋;袁铮;刘慎业;陈韬;黎宇坤;王鹏;陈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诊断 设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诊断设备准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惯性约束聚变、Z箍缩、高能密度物理、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中,利用诊断设备对目标物体开展成像实验,是认识物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基本手段。常用的诊断设备包括针孔相机、分幅相机和条纹相机等。应用时必须实现目标物体、成像元件和诊断设备三者准直,诊断设备才能获取到有效数据。为了准确准直,针对不同的诊断设备通常需研制专门的准直装置。当前的准直装置包括模拟靶、支撑机构、成像元件多维调整台、光学瞄准仪器(如光学经纬仪、或长焦显微镜、或平行光管、或内调焦望远镜)及其多维调节支架等众多部件。名称为《神光原型诊断设备:门控针孔分幅相机的研制》[白晓红,等;光学精密工程.19(2),367-373(2011)]的文献报道了分幅相机诊断设备的准直装置与准直方法,其准直过程至少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建立模拟靶、诊断设备记录面和光学瞄准仪器间的基准线,使光学瞄准仪器叉丝中心、模拟靶和诊断设备记录面标识位置重合;第二步,调节成像元件多维调整台,使成像元件标识位置与叉丝中心重合。准直过程中需要准确定位模拟靶的位置,并反复调整光学瞄准仪器的姿态,以建立基准线,然后反复调节成像元件多维调整台,使成像元件标识位置与基准线重合。
如上所述的诊断设备传统准直装置,涉及部件多,准直过程工作强度大,需要多人熟练配合操作;由于需要反复调校,耗时长,通常需花费2~4小时,严重制约准直效率。2012年,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甚至专门为此定制了一种名为“对面端口准直装置”(OPAS)的光学瞄准仪器,如名称为《国家点火装置的靶和诊断设备准直系统概述》[D.H.Kalantar,et;Proc.ofSPIE.8505,850509(2012)]的文献所述,其多维调节支架具有6个调整自由度,使得准直成本迅速攀升,但准直原理不变,准直效率难以得到大幅改善。
因工作现场限制导致上述光学瞄准仪器无法架设到诊断设备正对面时,现有的准直装置还需额外包括一块反射镜和反射镜调节支架,如名称为《MCP选通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在ICF中的应用》[成金秀,等.强激光与粒子束.8(1),73-77(1996)]和名称为《X光分幅相机-平面镜配接方法研究》[缪文勇,等.光子学报.36(4),750-753(2007)]的文献所述。由于准直光路为非直线路径,额外增加了转折光路的调校工作,基准线的建立难度更高,准直过程耗时翻倍,必须要多人熟练配合操作。综上所述,现有的准直装置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准直效率低,在应用上受到极大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准直装置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准直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诊断设备准直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诊断设备准直装置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诊断设备准直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诊断设备准直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准直装置包括成像元件、成像节、波纹管、内筒、外筒、关节轴承、指向调节器、盲板、准直孔和激光器;其中,所述的盲板上设置有准直孔,成像节设置有排气孔;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内筒的外围依次设置有波纹管、外筒,所述的内筒通过关节轴承套在外筒内;内筒的一端与成像节的大端固定连接,内筒的另一端通过内筒法兰与盲板的一面连接;成像节的小端连接有成像元件;激光器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盲板的另一面上;所述的波纹管的一端与外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成像节的大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的另一端通过外筒法兰与指向调节器的一端连接;指向调节器的另一端与内筒接触连接,用于驱动内筒以关节轴承为支点转动;所述的成像元件的中心、成像节的中轴线、内筒的中轴线、准直孔为同轴心设置。
所述的指向调节器用于驱动内筒沿两正交方向摆动。
所述的激光器为输出可见光波段的点状激光器。
本实用新型的诊断设备准直装置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外筒法兰安装到靶室上,目标物体置于靶室内;将激光器、固定支架安装在盲板上,盲板通过定位销安装在内筒法兰上;调节激光器的姿态,使激光器发射出的准直激光依次穿过准直孔、成像元件中心;调节指向调节器,驱动准直激光随着内筒沿两正交方向摆动,使激光器发射出的准直激光最终辐照到目标物体上。
b.将盲板拆除,将诊断设备通过定位销安装在内筒法兰上,利用定位销实现诊断设备的中心与盲板的中心重合,从而快速完成诊断设备的准直。
所述的成像节的长度根据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7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排便造影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退针式无痛采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