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式热流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7497.4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2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象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道(青岛)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8 | 分类号: | B29C45/28;B29C45/7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侯艳艳 |
地址: | 266107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流道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式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热流道(hotrunner)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的空腔中的加热组件集合,热流道系统通常分成开放式热流道系统和阀式热流道系统,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热流道系统均为阀式热流道系统。
目前,阀式热流道系统用于向模具型腔内灌注胶料,包括用于胶料流动的分流板、设置于分流板上的多个喷嘴单元、以及位于喷嘴单元内的阀针,喷嘴单元包括喷嘴本体以及位于喷嘴本体端部的浇口,当阀针打开时,胶料能够从喷嘴本体中通过浇口流入模具型腔中。注塑过程中需要在胶料流动至对应喷嘴单元时依次打开对应喷嘴单元内的阀针,然而在后续阀针打开时,会造成模具型腔内部分区域压力降低,进而会造成以下影响:
制品易出现缩水,熔接痕明显,产生迟滞痕和包风、缺胶等现象,严重的制品力学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
压力的突变会导致流量的突变,压降增加并增加损耗,加长了制品的成型周期。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阀式热流道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式热流道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阀式热流道系统,用于向模具型腔内灌注胶料,所述阀式热流道系统包括用于胶料流动的分流板、设于分流板上的至少两个喷嘴单元、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喷嘴单元内的阀针,所述喷嘴单元包括喷嘴本体以及位于喷嘴本体端部的浇口,所述阀针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的浇口,所述阀式热流道系统还包括:
流量控制单元,所述流量控制单元与全部或部分阀针相连,流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全部或部分阀针开启浇口的开启时间、开启速度、开启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而控制胶料从喷嘴单元流入模具型腔的流量,使模具型腔内浇口处的压力平稳变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量控制单元包括流量阀及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阀与全部或部分阀针连接,所述流量控制器通过所述流量阀控制全部或部分阀针开启浇口的开启时间、开启速度、开启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在喷嘴单元内具有使浇口关闭的第一位置和使浇口打开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处阀针与浇口相抵接,所述第二位置处阀针最大行程远离浇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的开启位置为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从第一位置运动至开启位置的开启时间为0.1~5s。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的开启速度由开启位置和开启时间所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流量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阀针的开启时间、开启速度、开启位置进而控制胶料从喷嘴单元流入模具型腔的流量,提高了胶料的流动速率;模具型腔内的压力平稳变化,胶料流动性好且不会在浇口附近产生迟滞痕;提高了注塑过程中产品的良率,减少报废产品,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阀式热流道系统的剖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阀式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b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阀针分别位于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的示意图;
图4a、4b、4c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阀式热流道系统中第一浇口、第二浇口、第三浇口打开时的胶料分布示意图;
图5a、5b、5c是现有技术阀式热流道系统中第一浇口、第二浇口、第三浇口打开时的胶料分布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第一浇口处的压力变化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第一浇口处的胶料分布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浇口处的压力变化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浇口处的胶料分布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道(青岛)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柳道(青岛)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7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螺杆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落料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