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下护板以及具有该发动机下护板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8817.8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3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4 | 分类号: | B60R1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王书彪;刘艳芬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下护板 以及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下护板以及具有该发动机下护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下护板是根据各种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引擎防护装置,其设计首先是防止泥土包裹发动机,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其次是为了行驶过程中防止由于凹凸不平的路面对发动机造成撞击而造成发动机的损坏,通过一系列设计达到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避免出行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发动机损坏的汽车抛锚。
发动机下护板为了便于拆卸一般通过螺栓和螺钉安装到车身上,由于受到发动机本身振动和冷却风扇等激励源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发动机下护板振动或是产生异响。发动机下护板的前端通过三个螺栓装到水箱框架下横梁上,左右两侧各三个安装点通过螺钉装到轮罩护板上,后端通过两个螺栓装到副车架上。发动机后悬置是装在副车架上,后悬置是一个运动量相对比较大的件,因此下护板的设计时需要考虑悬置支架与下护板之间的间隙。
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下护板,如图1所示,包括下护板本体1′,下护板本体1′上设有用于避让发动机后悬置位置的开口部2′,该开口部2′的宽度为98mm,下护板本体1′上设有横向设置的凸筋4′。这种发动机下护板,局部振动严重,且容易断裂,且模态偏低,容易与发动机的怠速频率耦合,产生振动噪声;另外避让后悬置的位置振动位移比较大,刚度差,应力集中,且局部振动严重,容易产生异响和疲劳断裂,降低乘客的舒适性和下护板的寿命。
此外,发动机下护板的面积比较大且相对比较平整,一般频率较低,而发动机怠速振动的频率也比较低,通常为20~35Hz。发动机、风扇等部件的激励频率与发动机下护板的固有频率容易耦合,因此要求发动机下护板置于整车中的模态频率要高于35Hz。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下护板以及具有该发动机下护板的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发动机下护板容易与发动机的怠速频率耦合,产生振动噪声,避让后悬置的位置振动位移比较大,刚度差,应力集中,且局部振动严重,容易产生异响和疲劳断裂,寿命低,降低乘客的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设有用于避让发动机后悬置位置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沿所述开口部的周边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开口部的宽度为250~300mm。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开口部的宽度为280mm。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翻边的高度为3~5mm。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翻边的高度为5mm。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设有多个凸筋,所述凸筋从所述下护板本体的一端开始朝向所述开口部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多个凸筋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翻边。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多个凸筋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下护板本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为3~6mm,所述凸筋的宽度为18~22mm。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凸筋的高度为5mm,所述凸筋的宽度为20mm。
进一步地,上述发动机下护板中,所述下护板本体上还设有多个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紧固件。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发动机下护板,还包括车身,所述发动机下护板通过多个紧固件与所述车身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动机下护板在开口部边界增加翻边,降低振动频率,解决了局部振动较大的问题,并且强度增强,此结构新颖,质量减小;增大了避让发动机后悬置位置的开口部,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局部振动频率较大的问题;并且合理布置的凸筋方向,不但大大减小了与发动机怠速发生共振的风险;此外,该新型结构的发动机下护板,显著提高了发动机下护板的一阶模态,避开了发动机的怠速频率,并且解决了可能产生异响和断裂的问题,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和增加了下护板的疲劳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下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下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8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亲水性聚氨酯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田用破乳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