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纤维布或纤维布套多层共挤出机头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8866.1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2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苏长裕;沈佳俊;柴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2 | 分类号: | B29C47/22;B29C47/30;B29C47/12;B29C47/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5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纤维 多层 挤出 机头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布或纤维布套多层共挤出机头模 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塑料管材凭借质量轻、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得到 广泛应用。但是与传统管材(如混凝土管等)相比,塑料管材存在着质地软、机械 强度低、易蠕变和应力松弛破坏、尺寸稳定性差等缺陷。这些不足之处大大限制了 塑料管材的推广与应用。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耐腐蚀、耐冲击性好等特点,因 此常被用于塑料管材的增强改性。目前,大多数纤维增强塑料管材仍采用“零维” 短纤维进行改性,极少采用“一维”连续纤维束增强,尚未见有关成熟的“二维” 纤维布增强改性塑料管材的报道。
发明专利CN102011897A报道了“一种用于矿井的纤维增强管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中提及的纤维增强管的主要生产步骤如下:首先将熔融料通过挤出模具挤出, 依次通过真空定型、冷却形成聚乙烯内衬管;再用缠绕机在内衬管外周面编织均匀 交叉的缠绕纤维,形成纤维增强层;最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外层并包覆在所述纤维层 外周面,形成多层复合结构。但这种生产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生产工艺繁琐, 需进行二次成型加工,效率低;(2)需同时配备挤出机与缠绕机,设备投入高;(3) 采用二次成型与编制缠绕,纤维与树脂间的黏合强度低,易发生剥离;(4)产品局 限性,无法应用到中空结构壁塑料管材上,特别是工字钢型、波纹型、环状肋型等 结构壁管材。
发明专利CN102604410A报道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专利中提及了一 种环氧玻纤管的生产方法。生产步骤包括:(1)依重量百分比取玻璃纤维、树脂及 有关助剂;(2)将树脂及助剂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玻璃纤维充分浸润:(3)将 混合料加入模具后成型、固化。但是通过该生产技术生产的玻纤管存在如下问题: 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多次加工成型,生产效率低下;所用试剂污染性大;采用 短纤维进行改性,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材的强度,但是无法有效提高管材的韧 性及高抗冲性能。
采用“零维”材料-短纤维对塑料进行增强改性,虽然对管材的机械强度有一 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提升效果有限。这是因为增强效果与纤维的长短有密切关联。 因短纤维在基体树脂中表现为各向同性,无法改善管材的韧性。采用“一维”材料 -连续纤维束对管材进行改性得到的管材仅在沿纤维分布方向上有较好的抗拉性能 而在其余方向仍缺少约束力,特别是当受到外力时纤维束和树脂之间易产生剥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续纤维布或纤维布套 多层共挤出机头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纤维布或纤维 布套多层共挤出机头模具,其包括:
用于与主挤出机相连的复合模头,在复合模头上设有用于与主挤出机连通的主 料流道;
用于与辅挤出机相连的复合外模,在复合外模上设有用于与辅挤出机连通的辅 料流道;
芯模,与复合模头螺纹连接;
口模,套在芯模外并由复合外模通过螺栓固定,在口模与复合外模之间形成第 一流道,在口模与芯模之间形成第二流道;
模头压板,套装在复合外模上并通过螺栓与复合模头相连。
所述口模包括圆环形头部和圆管形身部,头部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穿布孔,身 部相应设至少一个穿布通道与所述穿布孔连通;连续纤维布或纤维布套通过穿布孔 进入穿布通道,在口模的端口与来自主料流道和辅料流道的树脂交汇并被均匀地包 覆,最终形成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纤维增强塑料管材、棒材。
所述复合模头由第一模头、第二模头和第三模头顺序串连而成,其中第一模头 上设有用于与主挤出机相连通的主进料口,第三模头上设有用于芯模螺纹连接的内 螺纹中孔;来自主挤出机的树脂通过主进料口进入所述主料流道,并通过主料流道 进入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在口模端口与连续纤维布或纤维布套汇合。
所述复合外模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一外模、第二外模和第三外模,第一外模通过 模头压板与复合模头中的第三模头相连,第二外模与第一外模之间设有间隔,第二 外模与第三外模串连在一起套装在口模上,并通过螺杆与第一外模相连;所述口模 上的穿布孔从所述间隔露出;在第三外模上设有用于与辅挤出机相连的辅进料口, 所述辅料流道设置在第三外模与第二外模之间;来自辅挤出机的树脂通过辅进料口 进入所述辅料流道,并在口模端口处挤出形成外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8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量控制阀
- 下一篇:电路连接用粘接膜以及电路连接结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