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包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9535.X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5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路艺;李跃民;俞玲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12 | 分类号: | B21D19/1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12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边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汽车车门进行包边的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车门的加工过程需要包边机构参与,车门主要包括外板件和内板件,目前所使用的包边机构多数只能适应于普通的外板件包内板件的车门结构。
由于产品设计和冲压模具设计等原因会出现图11中所示的情况,即外板件91的边缘已折弯90度角对加强板93形成半包形式;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内板件92遮挡在外板件91上方。如果使用现有的包边机构实现外板件91对加强板93的完全包压,则会因为翻边角度过大而无法通过平推来实现包压;而且,即使能够实现包压,也容易在外板件的折弯处形成褶皱而影响产品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用类似于滚边机构的设备来实现平推包压,但是这样需要增加滚边设备,不仅在结构上存在不合理性,而且在实际使用时也不便于操作,产品质量也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除上述方法外,只能更改车门的整体结构,或者更改冲压模具的翻边角度。更改车门的整体结构在实际生产时是不现实,因为一种结构的设计要经过大量计算和精心设计才能得出,而更改冲压模具的翻边角度则限制了冲压模具的使用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上述技术问题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能够让车门外板件有效包压在加强板上的车门包边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门包边机构,所述包边机构安装在冲床上,所述冲床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包边机构包括安装在上模座上的插刀,以及安装在下模座上并且可相对下模座前后移动的活动体,所述活动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包压结构,所述包压结构的前端设有横向设置的包边刀块,所述包边刀块的前端向下弯曲,所述包压结构可前后摆动的安装在活动体上,所述包压结构的后方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包压结构和活动体相连接;所述插刀的前端设有竖向的平端面,平端面的上沿向前上方延伸形成第一斜面,平端面下沿向后下方延伸形成第二斜面,所述上模座带动插刀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斜面、平端面和第一斜面能够依次与包压结构的后端相接触。
优选地,与上模座连接的还设驱动板,所述活动体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板错位设置的从动板,所述驱动板和从动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可相互接触的斜面,所述驱动板向下移动时,通过两个斜面的配合作用驱动活动体向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体上设有与冲床下模座配合的回程机构,所述回程机构能够使活动体沿着所述下模座向后移动。
优选地,所述包压结构的后端设有滚轮,所述插刀上的第二斜面、平端面和第一斜面与滚轮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包边刀块的前端底面设有正压面和预压面,所述正压面在预压面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包压结构设有两个,两个包压结构前端的包边刀块一体制造。
优选地,所述包压结构与活动体之间的复位弹簧设有两个。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包边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机构主要用于车门结构的外板件对加强板的包边,其主要通过插刀上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以及平端面实现预推折弯和正压包压,让包边刀块在不影响车门内板件的同时,让外板件有效包压加强板。在实际使用时,如果不需要通过两步完成工作,只需要更换插刀即可,大大提高了使用范围,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本机构还具有工作稳定可靠,结构合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第一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第二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第三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第四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第五视图。
图11为车门结构的包边要求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11、插刀111、平端面
112、第一斜面113、第二斜面2、下模座
3、活动体4、包压结构41、包边刀块
411、正压面412、预压面42、复位弹簧
5、驱动板6、从动板7、回程机构
43、滚轮91、外板件92、内板件
93、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9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带辊压机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端子的折弯设备